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过来人分享自考英语本科学习经验:重在培养自己的能力

更新时间:2025-11-21 21:50:46发布时间:2020-09-25 16:08:55

关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报考自考的问题,一点通教育的小编采访了我们一位英语专业的学员,关于英语学习有一些自己的技巧和看法,希望对希望报考英语专业或者正在学习英语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学无止境,提升自己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现在开始说课程:我是非英语专业考英语作为第二学历,所以要学专科的水平以及综合,当然这是非常基础的。一般说来水平和综合能拿到80分以上就可以顺利地过渡到本科阶段的课程。我对专科的课程没什么可讲的。重点说一下本科阶段的课程。

一、课程报考 

英语专业最大的好处就是所有的课程都离不开英语,这也为快速通过考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业余在职人员学习可以每次报考两到三门,脱产学习的人可以一次考虑四门以上。但是我要讲的是既然报考了,就是要准备过的。有兴趣先看一看的不算在内。

二、课程搭配 

课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实战型的和理论型的,比如说:口译与听力属于实战型的,英语语法属于理论型的,报考时注意这两种类型要搭配一下。可以很好调剂一下复习的心情。 二外属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要留有充分的时间。

三、二外的选择 

从现在的就业情势来看,二外的选择已经不仅仅限于哪个好学而已,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把兴趣和自己职业的方向结合起来选择二外语种。比如你想将来就职于欧美的公司,可以考虑法语。德语;喜欢日语的朋友可以选择日语。因为日语还是最好学的。如果有志于考研的同学还要把二外学得精一些以便日后方便深造。

四、教材与辅导材料的关系 

这是一个老生长谈的问题。我的方法是看完一章就作题,所有的题都能在书上找到出处就算学到了。辅导材料的确能强化记忆。但是知识点永远是在书上,更何况现在的辅导上错误百出,如果自己认不出来还照着背就惨了。

五、教材之外的功课 

其实这是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多听多看。现在多媒体资讯这么发达,像CCTV4,CNN什么的都可以拿来看看,既检检了自己的知识积累,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另外,报刊的阅读也非常重要,推荐看看CHINA DAILY,当然口译里面肯定会经常拿这这份报纸练手。英语专业的基本功,听说读写译,看看自己哪方向最弱就先下手。当然如果写作最弱的话就去背一些比较好的句子。

六、最有用的课程 

本科段里有两门课是最有用的,我指的是能受用一生。即口译与听力和欧文化入门。这绝对不是考半个学期就能彻底理解的。欧美文化终究离不开一个圣经,连最大众的美剧对话里面也是字字珠玑,暗含深意。口译和听力自从不必说了,我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位联合国的优秀的口译员能够同时反应出两种以上比较恰当的译文,咱们一般人能作到一种准确表达就已经算成功了;排到第三的是文学,我并不单指这本书,而是提高自身文学修养的任何学习材料。

七、双语能力的培养 

我学完了本科最大的收获是认清了自己的中文功底实在是太差了。为什么有的人的译文跟机器翻的一样死板,而有的译文却活灵活现,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先看原文电影自己翻出的意思再去电影院看译制片听他们的台词,就能深深体会。这就是一种积累的表现。所以不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外国字上面,先把咱们自己祖宗留下的东西学好了再去学人家的。

八、学习的互动性 

差点忘了说这个:语言是最讲究互动性的,如果只有一个人是不存在语言的。所以实践课程一定要集体行动。勇敢地展示自己的缺点并且鼓励对方改正错误,你也会得到同样的待遇。其结果就是1+12。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