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完成学业后有准备考研的吗?以下几个案例也许会帮到你
很多自考生完成学业后会以读研的方式继续深造。但是考试结果总是不太确定的事情,考研的同学这么多,不可能全考上,小编给大家找些考研失败的案例,自考生考研失败的可以从中吸取经验,自考生准备考研的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以后自己考研做准备。
案例一:小王是金融专业自考生,2005年冲刺人大经济学专业失利后,2006年再次备战。2007年人大研考复试名单现已公布,小王又是名落孙山。再三思索,小王决定回东北老家求职。
案例一分析:求职是很好的一条路,每年研考后,都有不少考研失利的考生加入求职大军。与失利考生想象不同的是,不少用人单位都表示,他们对这些中途“杀出”的失意者非常看好,因大多数考研者成绩不错,专业基础扎实,让人用得放心。另外,不少自考生考研时换了专业,即便考研失利,也等于补充了新专业知识,这样在求职时更具优势。去年有位自考生小褚,考研失利后,应聘某化工企业,以扎实的专业知识被企业优先录用,其自身的经历还带动了身边同事参加自考。
案例二:小魏是自考新闻专业毕业生,之前已工作两年。2006年初,他辞去工作,备考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专业研究生。但此次成绩并不理想。小魏失利的原因并不在专业课上,而是自己薄弱的英语科目上。中国传媒大学复试线要到4月上旬才能公布,但小魏已不抱任何希望,准备去外地散散心后继续备战2008年研考。
案例二分析:其实像小魏这样去散散心是理智的选择,在当前极度关注考研分数时期,留在熟悉圈子里,自己难免会受刺激。22日,河南郑州一名女生考研失利后,竟服毒自杀,幸好家人及时发现,才抢救过来。当然,散心回来后,还要冷静分析自己失利原因,要有针对性地补习,必要时可报个辅导班。考生还要慎重换报考学校和专业,毕竟有了一年复习基础,不要随波逐流。还要尽量选择一个好的复习环境(比如自习室、图书馆),多结交几个研友,彼此共享。
案例三:小张去年自考毕业,报考了北航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怎奈分数下来后,离复试分数线还差几分,自知录取无望,他正积极联系,准备调剂到某校软件学院。
案例三分析:像小张这种情况,如能调剂成功,是件好事。去年一位自考生考北大党史专业,没被录取,她自己及时了解到调剂后被首师大录取了。现在国家复试线还没有正式出台,考分还不错的考生,不要太着急了。等国家线下来,如报考院校录取无望,可及时关注相关院校及站的调剂,抓紧时间调剂。一旦调剂有望,便要认真准备,按调剂单位准备复试。不过大部分调剂成功的考生,都需自费读研,考生要有心理准备。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小编总结书以下几点:第一心态一定要好,考完失利心情沮丧,一定要寻找方法为自己排压;第二,求职不为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在公司学到的是在学校无法学到的;第三,不能被自己想考取的学校录取,可以考虑下其他的学校,调剂成功也是很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