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怕英语这科的看过来,英语大师们讲解英语学习方法
周珏良
* 对于翻译的步骤我有以下看法;(1)。先逐字逐句译出,不要少掉什么东西,不避免某些翻译腔。(2)。抛开原文,只看译文,依原文风格(简练,沉郁,俏皮 等)修改译文文字。这时会发现好多问题,往往是上下文呼应联系问题和整体风格问题。(3)。再对原文,看看走了意思没有。(4)。放几天甚至几星期后再 看。这时对原文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在上述第二阶段修改文字时曾因为原文还大都记得,觉得还顺当的许多地方,现在都通不过了,需要再修改文字。这时往往要加 些字或减些字才能使意思清楚。经过这一次修改,一般说译文就可以拿出去了。
* 要理解一国的文化就要读些历史,文学,包括诗和散文作品。我国古时儿童入私塾读书,开始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此外还要读《千家诗》或《唐诗三百首》,也就是要蒙童及早地接触我国传统文化的意思。我们读点英诗,目的与此类似。
王佐良
* 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
* 语言之有魅力,风格之值得研究,主要是因为后面有一个大的精神世界:但这两者又必须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语言表达力同思想洞察力又是互相促进的。
* 文体,风格的研究是有实际用途的,它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观察英语的性能,看到英语的长处,短处,以及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该特别注意或警惕的地方。因为英语一方面不难使用,一方面又在不小心或过分小心的使用者面前布满了陷阱。
胡壮麟
* 我认为学好英语在一般情况下可用如下规则描述:“动因+兴趣”-决心-持之以恒-见效。
* 既要珍惜课堂教学和老师指导的学习机会,也要抓住“习得”英语的机会,后者指学会自己主动听广播听录音,看电视看录像,读书报读小说,与操英语者用口语和书面语交流。
* 模仿英美人的语音语调,但不必一味追求洋腔洋调,重点应放在发音正确,吐字清楚,表达自然。大胆张口,有时不免背诵,以至自说自话。
* 阅读时对那些不影响全句全篇大意的新词,多查词典,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 做任何事都要掌握其规律,学英语也一样,因此,看一两部浅易的语法书何乐而不为?
丁往道
* 要注重写的练习。强调听和说,听,说领先,是对的;经常阅读,大量阅读,也是必要的。但对于排在“四会”末尾的“写”,千万不要认为它可有可无。“写”在 学英语的过程中有其特别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是写一篇短文,就得思考内容和观点,组织材料,安排层次,斟酌词句,这是极好的锻炼。而且写对语言的正 确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的要求比口语要高些,因为可以考虑和修改。这对提高语言质量十分有益。
* 要关心中国文化。中国人都应关心中国文化,主修英语或别的外语的朋友们更要注意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钻研,因为在外语上用很多时间,可能会忽略中国文化的学 习,结果是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情况和文化特点知道得多,而对中国的文化特点知道得反而少。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宝贵的成份,我们应该珍视这份遗产,努力 予以发扬光大。
介绍了这么多英语大师的学习方法,是否对你起到了一点点的开导与帮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