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考生一定要注意避免“我不是故意迟到”,细节决定成败
自考报考,复习,参加考试,在很多考生的意识中,自考只是一种简单的两点一线的过程。然而考试其实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并非仅仅将自己所学知识反映在一张答卷上,其中还包含考生对考试规则的认知、对考场环境的适应及对个人习惯和心理的调整和把握。
考场内外存在着很多微小的细节,是考试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我不是故意迟到的。”
迟到恐怕很多考生在平时生活中都很难避免。与别人约会迟到15分钟,可能只会落两句埋怨,可如果开考后15分钟才到考场,就意味着几个月的努力 复习付诸东流。在考点门口哀求工作人员让自己进入考点,这样的情景记者已屡见不鲜,有些考生甚至以“不是故意迟到”为理由想博得同情。然而规定就是规定, 开考后15分钟就不能再进入考点。
周五很多考生要“远赴考场”,然而周五又将面临交通早高峰。提早拟定好出行路线及交通方式,并提早出行避开早高峰,是避免迟到的有效方式。
很多考生习惯熬夜复习,这增加了“起不了床”的风险。记者曾遇到这样一位考生,因为熬夜复习,早上闹铃把其他同学吵醒了,自己却还酣然大睡。
没有一位考生是故意迟到的,然而迟到恰恰来自考生的“不故意”?对于准时到达考场这件事的漫不经心。没有提前预料到可能会迟到的情况,往往就有可能迟到。
造成迟到的原因很多,有些可能是我们没法避免的偶然因素,但提前预料到可能迟到的原因,把迟到的主观原因压缩到最小,无疑可以降低迟到的风险。迟到的情况并非人人都能避免,但不要因为本可避免的原因迟到。
如果你迟到了,你说是路上太堵啦,闹钟没响等原因导致的你迟到,这只能说明你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你应该提前预料所有可能的情况,以免考试当天慌里慌张。
比如说,有的考生距离考点比较远,就会提前在考点附近订房或者在考试当天早些出门,小编建议大家一定要提前预料考试当天可能会发生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