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将采用“3+3”高考模式,文凭重要还是兴趣重要?
最近,高考模式改革的事情掀起了一波关于3+3高考模式的讨论。9月起,北京、天津等也将采用“3+3”的高考模式。该模式需要考生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多个科目中任选3科进行考试。
在今年的高考中,浙江、上海的学生已率先采用“3+3”模式应试,该届学生对于考试科目的选择自然也成为了重要的参考。在众多学生的选择中,一个在往届颇为重要的高考科目,却受到了冷遇,物理。
曾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是很多人的向往,那么,为什么物理现在却成了学生们心中放弃可惜,留着又觉得没有意义的“鸡肋”呢?其实理由很简单,在新高考改革模式之下,物理相比其他学科来说,太难了。
尤其在浙江,浙江实行“赋分制”,这样在核算完“赋分制”之后,基础差的学生分数会更低,在现行的新高考改革3+3模式之下,因为最终还是以高考成绩为指挥棒,所以学校对学生们的兴趣是否在物理身上并不十分在意。因为学校要追求升学率,所以学生不报物理也无所谓,只要其他科目好了就可以,反正大学录取的比例高就行。很多同学听着家长、老师们说着先进入一个好学校更重要,很多学生也相继放弃了物理,因为这样会有很大机会获得一个更好的高考成绩。
但是如果你不选择物理的话,你在以后学习期间会受到什么阻碍?除少数文科专业外,没有物理知识做基础,大学阶段很有可能遇到学习障碍。甚至在填志愿的时候很多专业有科目限制,不选择物理不能报考这个专业!
这会导致一个什么结果?你能够进入你理想的大学,却学不了自己想学的专业。
到底是学历重要还是兴趣重要?
这其实是一个悖论,没有答案!两者都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学历是很多事情的门槛,学历是敲门砖,学历是对能力的辅助证明。
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你才会真正投入去学。如果说历史和政治都是你不感兴趣的科目,但是你觉得这两门课程简单就选择了这两门课程,简单的科目你一定能学得好吗?不一定哦!你感兴趣的科目你也许会投入90分的努力,但是你不喜欢的科目,你可能只能投入60分的努力。为什么?在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很难投入,即使你在这门科目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但是学习效果不一定好。学习也需要流畅体验,只有全身心投入,学习效率才会高!
因为有兴趣,所以对某件事更加努力学习,更加有目标去学习,甚至为此做出很多牺牲。
接着就说说我们自考同学在报考专业的时候是选择容易通过的还是自己感兴趣的?
兴趣应该是最重要的出发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只有感兴趣的东西,才会真正投入的去学。
如果学生由于学科的难度而放弃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对个人特长的发展亦是一种抑制。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依据自己的优势与兴趣,选一个自己热爱,又利于发挥的专业。
如果你担心这个专业太难不容易通过,或者报考这个专业的话你会感到压力太大,索性就不报考了,小编只能说你在逃避,你不肯付出、不肯努力、不肯拼搏。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纵观我们身边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都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才有成功的可能。
人生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该给自己充电的时候,就去学习,而不是逃避,而不是想着怎么给自己减负。学习掌握知识,就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使命。
为了这个使命,我们必须要学会忍耐、学会放弃、学会付出,这不仅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种修炼。
学历提升一定会经过无聊和辛苦的学习过程
备考自考的过程一定是辛苦的,尤其很多同学还是在职从业人士,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每天想的都是如何把自己的时间最大化利用。等你度过这一过程,那些拼搏的时光必定照亮你的路,最痛苦的不是失败的泪水,而是不曾尽力的懊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