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复习经验:学习英语千万不要闯入误区呀!
学习英语的误区有哪些?
不要光找外国人“陪练”
学口语一定要有“陪练”,但是老外“陪练”一定比中国人好吗?其实不然。“菜鸟”级的学生就免了吧,老外说的话你听不懂,你说的他也不明白,还是找自己人练练算了,实在不行还能换中文。郑同学高中去美国度假时,住在当地人家里。她花了好多天,还是没听懂美国人机关枪似的土话,再加上人家说话“大舌头”,害得她几乎一星期没敢开口。
当你差不多能适应老外的口音和速度时,再去和他们聊。这样,你能学会好些实用的短语,还能纠正自己错误的用法。不管“陪练”是中是洋,切记一点:少听多说,给自己机会。
不要一味背单词
“单词记得多,说起话来可以用的词也多。”有些人冲着这个目标,天天抱着词汇书“死啃”。可谁说单词多就代表口语好?有一次,陈同学和几位外国学生交谈时用了 “Pedagogy”(教育学)一词,那些个打从娘胎里就开始说英文的老外居然瞪着他发呆,还要他解释这个专业用词。等他们明白过来,便笑着对他说,用 Education(教育)不就好了嘛,说话干嘛那么麻烦?
不要盲目煽情
“疯狂英语”红火了好几年,好多大学生都跟着李某一起声嘶力竭,大声叫唤过。胡某对此却颇不以为然:“手势和煽情的方法可以让一些人壮壮胆,开口说英语,但并非每个人都适用这一套。”胡某的一个同学天生胆子小,比较内向,口语自然不太好。当时,他也参加了“疯狂英语”的讲座,在众人的“鼓舞”下,这男孩鼓起勇气吼了两下。可是到寝室后,他转身又变回了原来的“闷葫芦”,煽情的技巧统统被“束之高阁”。
不要追求技巧
说话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美国大学中有许多印度教授和日本教授,他们的英语非常“蹩脚”,不过,照样有大批美国学生专程去听他们的课,因为这些人对美国文化有很深的研究,他们思想上的光芒足以掩饰语言的失误。所以,给“高手们”最后的建议是,说话要地道,要像外国人没错,可你千万不要忘了自己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