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2020年4月自考备考经验:《中国法制史》课程的学习方法

更新时间:2025-11-20 23:46:07发布时间:2020-09-17 12:29:04

关于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方法,请考生阅读《中国法制史》教材"绪论"第(四)部分(P7、8)。下面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谈3点意见,供考生学习、复习时参考。

1.以《中国法制史自学考试大纲》和《中国法制史》教材为依据,做到"四个全面"即全面学习、全面理解、全面掌握、全面复习。

《中国法制史》试卷的特点是:题量大,题型多样,覆盖面广(全书每一章的内容都会涉及到);同时,采用题库命题的方式。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以《中国法制史自学考试大纲》和教材为指南,做到"四个全面"。

2.在"四个全面"的基础上,抓好重点章的内容,处理好重点章与非重点章的关系

一般说来,本课程每份试卷所考核的内容大体上是:重点章占65%,非重点章占35%。本课程教材的重点章共有十章,即第2、4、5、7、10、l1、13、14、16、17章。但是这并不是说非重点章就可以不管了。根据过去的试卷情况,许多考生往往在非重点章丢分多。

3.要处理好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关系

本课程试卷的客观性试题占40%,主观性试题占60%。以往考生认为主观性试题难度大,因而都很重视,尤其是论述题,但往往投入很大的精力,结果却事与愿违。因为主观性试题答案的特点是具有主观性,考生的答案很难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60分都拿到手不容易。客观性试题所涉及的往往是常识性的知识和基础知识,其答案是客观的、唯一的;一旦答对,分数就到手了。相对来讲,只要知识掌握得牢固、扎实,客观性试题得分的把握就更大。因此,为了考出好成绩,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都要重视,不要有所偏废。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