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餐饮业又到了年底用工荒的时候

更新时间:2025-11-22 00:56:12发布时间:2020-09-15 16:11:33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餐饮业来讲,一年中最好的旺季也是“春”。临近春节,城区各餐饮门店迎来了旺季,不过生意红火的背后,对服务员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城区各餐饮门店、酒店普遍面临人手紧缺的“用工荒”问题。

  现状:春节临近服务员紧缺

  “急招服务员,年龄18—40岁、包吃住、工资待遇面议。”日前,记者走访发现,城区不少餐馆、酒店门口都张贴有招聘服务员的广告,有的广告还注明了“待遇从优”,以便吸引眼球。

  “几乎每年年底都会出现用工紧缺的问题。今年我们店里好几个年轻人提出请假,不知道他们走后怎么办。”开州大道一家餐厅负责人焦虑地说。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餐饮店每逢年末出现“用工荒”是因为一方面老员工请假,另一方面招不到新员工,出现“青黄不接”现象。不少餐馆一到年末,老板就变身“打工仔”,有的甚至动员家属和亲属来帮忙,一起解决用人紧缺难题。

  “其实,临近春节我们还适当提高了员工福利待遇。”一位餐饮老板说,尽管如次,依旧会有许多服务员请假,如果不准假,有的就直接辞职。

  

 

  原因:多种因素造成“用工荒”

  餐饮行业为何出现“用工荒”?记者走访了解到,原因是多方面的。

  “春节前后,人员流动性特别大。”经营多年火锅店生意的谭先生说,春节临近,按照开州习俗,一家人一年到头总要团团圆圆,不少人选择回家与亲人团聚,同时亲戚间的走动也大多在春节期间,所以请假的人员较多,造成季节性用人紧缺。

  4年前,巫山镇的唐学菊进城打工,在一家饭店当服务员,主要负责厨房洗刷,每月工资2000元。她的文化不高,干这一行倒也得心应手,不过近期她必须回老家,因为孙子快要出生了,她必须回家当“月嫂”。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选择餐饮行业打工。他们一方面觉得辛苦,另一方面觉得没面子。”一位餐饮店老板说,餐饮行业打工的中年人居多,不少人来自农村,但这群人的流动性很大,家里出现老人生病、孩子结婚生子,都会随时辞职。

  “年轻人不愿干,中年人干不长。”区人力社保局一位工作人员分析说,餐饮行业的月工资多数在1800—2500元,同样的待遇,年轻人宁可选择其它行业,这也是餐饮业没有“后续兵”的原因。

  

 

  措施:多措并举解决难题

  “其实,不只是我区餐饮业出现‘用工荒’,国内其它城市的餐饮行业都存在这种现象。”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餐饮业招工难,政府相关部门只能起到引导作用,主要还得靠市场调节。

  “我的员工大多是老员工,很多干了十多年,即使是春节,他们也不会随时‘拆台’。”从事多年餐饮业的周老板有一套“用人经验”,每逢过年,他在适度提高待遇的同时,也会人性化地放假,采取轮流放假制,不但保障餐馆能正常营业,而且员工也能休息。

  针对“用工荒”,我区一家老火锅店推行的“留人术”值得借鉴。该店对老员工实行“股份合作”制度,让员工也成为“老板”,年终可以适度分红。这样一来,员工把火锅店当成自己的事业,既不轻易走人,也不擅自请假。即便遇到人手不够,大家齐心协办让问题迎刃而解。

  “我觉得,作为企业也要想法破解‘用工荒’。”业内人士彭先生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越来越富裕,餐饮行业的工资收入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越来越小。所以,解决餐饮业“用工荒”的难题应从提高服务员工资待遇入手,减轻劳动强度,适当缩短工作时间,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加班按规定发放加班工资。同时,企业也应该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根据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为员工提供长远发展规划。

  业内人士席先生表示,对于餐饮服务业人员流失现象,除了提高工资待遇外,对服务人员的尊重和必要的人性关怀也必不可缺少。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