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美国减税政策对留学生有什么影响

更新时间:2025-11-22 02:26:00发布时间:2020-09-06 11:20:00

  减税是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标志性政策承若之一。当地时间11月16日,美国众议院以227票赞成、205票反对的结果通过税改法案,特朗普称这是实现其减税承诺的重要一步。具体细节和美国培训一点通小编一起了解下。

  但在企业税率下调的同时,有一个群体将受到税改法案的严重打击。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16日报道,由于法案要求研究生应为被减免的学费交税,如果法案生效,在美研究生的纳税金额将增加3-4倍。

  “众议院刚投票让研究生破产。”在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神经科学的艾琳·卢索(Erin Rousseau)16日在《纽约时报》写道。《华盛顿邮报》则援引国会税收联合委员会估算称,法案将在未来10年给学生和家庭增加超过710亿美元的负担。

  目前,参议院还未就税改法案进行投票。而由于不同学校对法案条款的理解不同,它对研究生的具体影响仍有待观察。

  “维持生计将几乎不可能”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卢索正在努力成为美国科学精英中的一员。除了博士课业外,她和同学们每周工作40-80小时,有的给学生教课,有的在实验室做研究。作为回报,他们每年平均赚得3.3万美元的奖学金,此外也可以减免约5万美元的学费。

  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将要求对减免的学费征税,也就是说,卢索将按8.3万美元的总收入纳税,尽管她实际到手的收入只有3.3万美元。卢索估算称,这将使她每年的应纳税额增加至少1万美元。   “这将使维持生计变得几乎不可能,只有最富有的学生才读得起博士。”卢索在《纽约时报》中写道,“目前高校里的少数群体受的打击最为严重,许多学生几乎肯定要完全离开学术界。这将大幅削弱美国的竞争力。”

  哈佛大学校报The Harvard Crimson同样在14日发表社论称,哈佛减免了所有博士生和部分硕士生每年约4.5万美元的学费,此外许多学生每年将获得津贴。在原有政策下,一位每年拿到3.5万美元津贴的研究生需缴纳3300美元的税额。但一旦加上被减免的学费,应纳税额就将增至1.2万美元,约为原来的4倍。

  该报援引美国圣母大学法律教授托马斯(Patrick Thomas)的分析称,和公立学校相比,哈佛和其他私立学校可能受到更大的影响,因为私立学校的学费通常更高。

  耶鲁大学校报Yale Daily News9日计算称,目前研究生只需按15%的税率根据津贴缴税,每年约为3000多美元,而如果加上被减免的4万美元学费,研究生的税率将抬高到25%,应纳税额则增加到每年约8500美元。

  一名耶鲁大学天文学博士生表示,如果税额增加,他要么需要向银行贷款,要么就得放弃读博。他不想离开学术界,但他也不想欠下一堆还不清的债。

  对留学生有哪些影响?

  不少留学生削尖脑袋申请美国读博,除了因为美国教育的强大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学校给出的诱人奖学金,靠着每个月的工资支持着很多博士一熬七八上十年。而如今这仅有的经济支持也要被税改削弱,新税改政策明确提出,博士们不再享受税务减免!

  其中引起民众最大反响的是“学生的免费学费要缴税”,这将加大学生的学费负担。因为根据美国现有的税收法规,政府对助学金征税,但对免除的学费免税。一般而言,美国大学一年的学费在 4-5 万美元,公立大学因为有州政府的补贴,学费在 2-3 万美元左右。

  与此同时,美国高校,许多博士生在大学担任教学助理或研究助理以换取学校的助学金和学费减免,据美国求职网站 Glassdoor 统计,博士生助理每周工作约 20 到 40 小时,平均年薪不到 3 万美元。

  据估计,假如最新的税改方案得以实施,学生平均每年将额外支付 2000 美元的费用,对学费较贵的私立大学学生和学时较长的博士生影响最大。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