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石家庄市艺术学校学费

更新时间:2025-11-22 02:35:59发布时间:2020-09-04 14:59:44

孩子找学校,家长跟关注学校环境的孩子不同,更多的是关注学校的收费。学校的收费,对于一个家庭的收入来说有很大的联系。如果学校的收费太高,可能会导致一个家庭入不敷出。以下是培训一点通招生网为河北的学生家长整理的石家庄市艺术学校学费情况。

石家庄市艺术学校招生专业:舞蹈、音乐、戏曲、影视表演、播音主持。

石家庄市艺术学校各专业学费

 招生专业

 学费

 舞蹈

 4600

 音乐

 4600

 戏曲

 4600

 影视表演

 4600

 播音主持

 4600

石家庄市艺术学校助学政策

1、严格执行国家助学金政策,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入学后均可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

2、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学期可享受学校奖学金。

3、我校为河北省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定点学校,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特困家庭学生可享受相关政策。

石家庄市艺术学校发展历程

1957年至2001年,市艺校先后更名14次,校址也历经4次变迁,由建校之初的评剧、河北梆子学员训练队,发展为在校生近千人的综合性省级重点中等艺术专业学校,期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初创时期

1957年——1968年的初创时期。

1957年5月,经中共石家庄市地委和专署决定,创办了石家庄专区评剧、河北梆子学员训练队。训练队有教职工20人,招收新生60人,分为评剧和河北梆子两个班。借用正定县文庙(今正定县医院)为临时校址。

1958年,更名为石家庄专区戏曲学校,校址迁入石家庄市大众剧场东邻,借用大众剧场招待所宿舍楼。

1959年,在石家庄地委的支持下,在槐底村购地27亩,建设教学宿舍楼、排练厅、音乐室等,建筑面积3064平方米。

1960年,学校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经费由国家拨付,办学性质由专区领导帮助、剧团自办,改为全民性质的中专学校。

1962年,根据国家政策和上级指示,学校进行三次精简,将保留的丝弦科纳入河北省戏曲学校,改称河北省戏曲学校丝弦科。

1968年10月,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将丝弦科全体教师和学生进行安置和毕业分配,自此,学校解体。

恢复时期

1971年——1988年的恢复时期。

1971年,经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举办了石家庄地区文艺学习班,培训剧种为京剧和河北梆子,校址在地区京剧团和河北梆子剧团,采取定向短期培训的形式。

1972年,经地委政治部批示,学校迁到裕华西路15号,占地面积3007平方米。

1976年5月至7月,开设舞蹈培训班。

1984年9月17日,河北省计划委员会同意学校恢复办学,学校更名为石家庄地区职业戏曲学校,设河北梆子科、丝弦科。学校在体制上改为全民性质的职业中专学校。

发展时期

1989年——2001年的扩建发展时期。

1989年4月26日,经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学校更名为“石家庄地区职业艺术学校”,开设戏曲、歌舞和音乐美术三个专业。由于职业教育不分配工作,造成生源的流失,为了保证生源质量和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在省文化厅和地市领导的支持下,经学校领导的多方努力。

1992年3月,学校改称河北省艺术学校石家庄地区分校,属于普通中专性质,设戏曲、音乐、舞蹈专业。由于学校面积狭小,校舍年久失修已成危房,严重影响学校发展。

1991年,经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计划委员会和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批复,同意学校搬迁扩建校舍,规模定为在校生500人。校址选在东二环以东白佛口村。

1993年4月,新校址动工建设,一期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年底,教职工和学生300余人迁入新校区。

1998年2月,经河北省教委职教处批准,学校增设了影视表演专业。

1998年4月27日,经河北省政府同意,河北省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石家庄市艺术学校。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石家庄市艺术学校的专业收费和助学政策,可以看出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学生如果家庭条件困难,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