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外卖经济是怎么火起来的?

更新时间:2025-11-22 02:56:37发布时间:2020-09-03 15:24:10

提到外卖,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感受就是方便、快捷。外卖在契合当前人们快节奏生活状态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品类和形式,由此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当下小暑已过,天气越来越热,即使开着空调,做饭时厨房的温度也比其他房间高几摄氏度,热爱外卖与外出就餐的消费者更是有了充分的理由享受生活中的便利。

  满足差异化需求

  消费者 初爱上外卖的理由多是方便、快捷,而随着人们生活品位与品质的提高,外卖也随之升级,消费者可选择的种类大大增加,点外卖不仅是果腹之举,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在追求“舌尖”上的满足感。“现在外卖的种类特别多,你几乎可以点到任何想吃的食物。”媒体行业从业人员小毕是一位“资深”外卖迷,平日里时常点外卖,天热后就更倾向于叫外卖服务了。“夏天空调屋里一个温度,外面是另一个温度,我很少自己做饭,基本都是叫外卖。与我一起租房的四个小伙伴中,三个人对外卖‘情有独钟’,只有一个人经常自己做饭吃。”小毕笑着说。

  天气逐渐炎热,张先生也是外卖的拥趸。“天这么热,谁也不想在厨房里‘烤着’,做顿饭出来浑身都快湿透了,所以干脆点外卖或和家人出去吃。”张先生表示,平时夫妻俩工作忙,都是老人在家帮忙带孩子、做饭、收拾屋子,非常辛苦,所以一家人每周至少会去饭店吃一次,平时也经常在外卖平台上点一些烧烤或特色菜品,让老人休息一下的同时也换换口味。“‘外卖可以让你足不出户吃遍天下美食’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外卖行业的发展趋势。火锅、寿司、麻辣烫、剁椒鱼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吃不到的,而且有的外卖服务还特别周到,让人没有理由不爱啊!”热爱美食和旅游的小郑直率地对国际商报记者说道。

  外卖不仅品类丰富多样,送餐地点也有所拓展。除了传统的送餐到家、到单位、到校园,如今还出现了送达高铁站的服务。

  乔先生7月初从北京出差到上海,到南京站的时候正好是中午,只见旁边一位乘客起身出去,过了一会儿拿了一袋某知名品牌快餐的外卖回来,上面还贴着外卖单子。乔先生深为震惊的同时,不由得感叹外卖行业的高速发展让列车上唯方便面独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更趋健康营养

  外卖曾一度被贴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标签,如今外卖的品类和品相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记得上大学时看到超市冷藏柜里的炒菜半成品时‘惊为天人’,没想到现在成品都可以每天、每顿送货上门了。”乔先生认为,尽管食材还是原来的食材,但现在的外卖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曾经的外卖不是清汤寡水就是油腻不堪,点外卖吃多属无奈之举。现在很多大的餐饮公司都加入了外卖订餐的行列,让食品安全和卫生更有保障了,消费者吃得放心,外卖几乎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乔先生说。

  小毕也表示,夏季饮食以清爽为主,外卖中轻食类的比重有所增加,比如沙拉、酸奶等健康食品。与此同时,如今外卖的高性价比也是吸引她的原因之一。“有一些轻食馆做的沙拉也就二十块钱,里面除了新鲜蔬菜还放了大杏仁、蔓越莓,还有特别调制的油醋汁等,营养、健康又划算。”小毕说道。

  和小毕一样热衷于健康饮食外卖的还有李女士。李女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自己在健身,需要配合调理饮食,餐饮主要以果蔬为主。为了均衡营养,李女士每餐要摄入多种水果和蔬菜。“如果自己制作果蔬营养餐,当天用不了的食材第二天就不新鲜了,这样浪费掉的食物价值比点外卖还要高,所以我干脆点外卖。”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极端天气容易促成消费者的外卖就餐意愿。此外,快节奏的生活也使得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方便快捷的就餐方式,外卖以其丰富的菜品种类、高效的配送服务等优势逐渐成为消费者乐于选择的就餐形式。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