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2022福建南平市属中小学面向省内本科高校优秀师范毕业生开展双向选择面试公告

更新时间:2025-08-18 20:35:17发布时间:2022-05-10 09:58:41

【#教师招聘# 导语】2022福建南平市属中小学面向省内本科高校优秀师范毕业生开展双向选择面试公告已发布,各用人单位的第一轮面试原则上应2022年5月8日前完成。第二轮面试时间另行通知。无忧考网现将原文发布如下:image.png  根据《南平市教育局 南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面向2022届省内本科高校优秀师范毕业生开展双向选择(专项招聘)工作的公告》有关工作安排,现就专项招聘面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拟进入面试人员名单

  拟进入面试考生名单发布在南平市教育局网站公告栏,对面试人员名单有异议的可与招考单位联系。

  二、面试原则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关于印发《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闽教基〔2021〕54号)精神,结合疫情防控有关工作要求,本次双选,坚持“安全优先,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具体如下:

  1.线上面试。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确保面试工作安全,本次“双选”主要以线上面试为主,各用人单位与考生通过线上的方式开展首轮面试。

  2.学校自主。各用人单位制定本校的线上面试工作方案,报市教育局备案后自主施行。对无竞争性岗位(即进入面试人数少于或等于招聘人数的岗位),由用人单位确定拟录取人员。

  3.市局统筹。对竞争性岗位(即进入面试人数超过招聘人数的岗位),根据首轮面试分数高低,按与招聘人数不高于3:1的比例确定拟进入第二轮面试人员。第二轮面试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

  三、面试的时间、形式、分数、递补

  1.时间。各用人单位的第一轮面试原则上应2022年5月8日前完成。第二轮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2.形式。面试采取片段教学和专家提问的形式,主要考察应聘者的教师素养。

  3.分数。面试总分100分。面试由评委当场打分,分别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得的平均分(四舍五入后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数)作为面试人员的面试成绩。若同一岗位出现面试成绩并列时,按程序报批后,可加试一场确定最终面试成绩。

  面试成绩达70分及以上为合格,若进入面试人数少于或等于招聘人数时,则面试成绩必须达75分及以上为合格。

  5.递补。考生经面试合格后主动放弃应聘资格的,在报考该职位的面试人选中,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递补人选。

  四、签订协议、体检考察

  面试通过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复核、体检、考察事宜。通过面试的考生应在用人单位规定的时间内签订就业协议书,并在用人单位规定的时间内缴纳履约保证金。具体事项另行通知,资格审核贯穿招聘全过程。

  五、聘用

  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7天后,没有发现影响聘用情形的,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聘用核准手续,招聘单位与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被聘用人员应在组织人事部门指定的时间内到招聘单位报到上班。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单位报到上班,或报到后不服从组织安排的,将取消聘用资格,并按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六、注意事项

  1.各用人单位开展面试前,应事先核对考试信息,确认考生身份方可进行线上面试。各用人单位应指派学校纪检委员全程监督首轮面试工作。

  2.考生必须严格遵守线上面试考场纪律,面试时不得将指定材料以外的参考资料和电子通讯设备带入考场。考生在参加面试过程中,不得泄露本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毕业学校及学历等个人信息。

  3.考生如违反上述规定的,取消面试成绩。以虚报、隐瞒或伪造、涂改有关材料及其它手段取得考试资格和面试成绩的,其考试结果无效。

  本公告由南平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咨询电话:0599-8814060、8832344。

  附件>>>点击查看

  南平市属中小学2022届省内本科高校优秀师范毕业生开展双向选择(专项招聘)面试

  南平市教育局

  2022年4月29日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