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夏季驾驶员应该清楚的几件事

更新时间:2025-08-21 15:48:09发布时间:2022-03-15 10:32:22

夏季即将到来,气温逐渐升高,交通事故也开始呈上升趋势。为何夏季交通事故多于其他三个季节?夏季行车,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高温天气使人容易烦躁,在车厢这个封闭的环境内,人一旦烦躁,就会导致开车时注意力不集中,遇到危险情况时很难避让。同时,夏季昼长夜短,且气温高,许多驾驶者的休息不够充分,导致精力不充沛,行车中易疲劳、瞌睡,出现这种情况会使得驾驶者对突发事件反应迟钝,从而导致交通事故。

想要在夏季用油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首先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在行车过程中如果出现精神疲倦、反应迟钝现象,要立即停车休息,待头脑清醒后再继续开车。其次,如果发现自己有焦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最好找安静的地方进行深呼吸调整,并尽量避免开车。

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一些细节,更好地保证行车安全。

经常检查轮胎气压

随着气温及路面的温度逐步升高,高速或者长途行驶,胎压很容易上升,引发爆胎。为了安全,请您经常停车降压。

行车时要格外小心

天热时,人们喜欢打伞遮阳,而为了遮住阳光,伞的高度一般都比较低,挡住持伞人的视线。因此司机在行车特别是超车、拐弯时,一定要格外小心。

切忌穿拖鞋驾车

夏日里女性朋友喜欢穿拖鞋,既好看,又方便凉快,有的甚至穿着拖鞋开车。

其实这种做法很危险,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如果踩油门或刹车时拖鞋不跟脚,很有可能因此延误刹车时机,造成交通事故。

不宜使用气体打火机

盛夏热浪滚滚,有些司机有抽烟解乏的习惯。点燃香烟后一般也会顺手把气体打火机放在仪表台上。这样做非常危险。一次性使用的气体打火机,其盛装液态气体的塑料容器,在40摄氏度以上时,气体会受热膨胀。塑料壳体会因受热而发生爆炸。虽然气体打火机的爆炸威力不大,但在车内和一些油料、易燃物等放在一起时,一旦发生爆炸,很容易引起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司机不宜使用气体打火机,再说,行车时抽烟也是不允许的。

不宜长时间开空调

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汽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一般装有空调器的车辆,密封性能较好。绝大多数人在这种环境中待几个小时就会有头晕、倦怠的感觉,记忆力也会减退。同时,车内人员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使车内氧气急剧减少。

所以,应适当调节空调工作状态,或每隔一段时间打开车窗透透气。

不宜戴颜色太深的墨镜

墨镜的暗色能延迟眼睛把影像送往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又造成速度感觉失真,使戴墨镜的司机作出错误判断。有研究表明,颜色过深的墨镜会把司机对紧急情况的反应时间延长100毫秒,增加2.2米的急刹车距离。

切忌疲劳驾驶、开赌气车

夏日温度高,体力消耗大,尤其是中午,容易疲劳、打瞌睡。因此,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保证精力充沛。行车中如果感到困倦,应及时停车,适当休息一会儿,待头脑清醒后再继续开车。

此外,天气炎热还会引起心情烦躁。因此,车主朋友千万不要开赌气车,应时刻保持冷静心态,遵守交通规则。

谨防自燃

每年夏天都会发生几起汽车自燃事故。所以,出行前一定要检查一下车辆的高、低压线路是否短路或老化,插头是否松动,蓄电池是否处在正常工作状态,油路是否有漏油等。另外,气体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也应及时清理。有必要在车内配备灭火器并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以防意外。此外,向保险公司投保自燃损失险也是一个好办法。

不宜暴食冷饮

夏季天热,司机出汗较多,常感到心烦口渴,往往想吃冷饮。但有的人一吃就很多,这样暴饮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因为司机驾车时,大部分血液会流到紧张活动的肌肉里去,以供应足够的养料和运走废物,这样,使得胃肠道血液供应暂时减少。此时,如果大量摄入冰淇淋等冷饮,就会造成胃肠道血管的突然收缩,使血流减少,常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造成肚子痛、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专家指出,夏季喝冷饮不如喝热茶。喝热茶可使毛细血管扩张、汗孔洞开、汗腺舒张、排汗畅快,有益于散发体内热量,而且茶叶中的茶碱还具有利尿作用,排尿增多,也可带走一部分热量。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