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雾天行车注意事项 雾天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5-05-18 03:27:33发布时间:2022-03-05 12:24:33

雾天行驶总是会给驾驶员带来很大的困扰,由于能见度降低,视线受阻,没办法正确判断前方道路情况,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本期,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雾天行驶的安全技巧,希望能帮助车友们在雾天能安全行车。


1、大雾天气里,行车要合理使用汽车灯光

汽车车灯的正确使用是确保雾天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雾天行驶时,驾驶员应将前后雾灯全部开启,如果雾气非常大,还可以将双闪灯打开。开启雾灯和双闪灯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让其他车辆的司机可以更好地观察到你,避免追尾或刮擦事故的发生。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有的司机以为开启远光灯效果会更好。其实不然,远光灯开启后会让视线变得更加不好,因此建议司机可将远光灯当成信号灯使用,以确保会车时让对方更容易发现你,但远光灯闪动的时间应当极短,以免影响对方视线酿成事故。此外,出行前应检查雨刷是否完好,行驶中当雾气落在风挡上时,要确保雨刷能顺利将水汽刮掉,以确保有良好的视线。

2、耳听八方,听觉很重要

在高速公路上驾车,听觉对驾驶员同样重要,一旦听到前方有车辆撞击的声音,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将车停在路边,开启所有灯光。车上人员需要翻过护栏在路边等候,并沿着路外侧走到车后150米以外设立警告标志,完成后迅速离开路面。雾天高速公路上一旦有追尾事故发生,大部分都是连环追尾事故,此时人员要快速离开路面,确保自己的安全。

3、适时靠边停车

遇到浓雾突然降临,来不及进入就近的服务区时,应尽快把车停靠在高速公路紧急停靠带上,同时打开雾灯、示宽灯和尾灯。此外,还要在来车方向150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停车后,从右侧下车,离路尽量远一些,千万不要坐在车里,要躲避到护栏外以免被过路车撞到。等到视线恢复到一定程度时,要尽快离开紧急停靠带。

4、遇大雾滞留,要等视线完全恢复后再行车

遇到大雾天气,驾驶员一定要耐心等待,不能为了抢时间而贸然驶入雾区。因为大雾初散时,高速公路沿线的雾经常时浓时淡,造成车速难以控制,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不能掉以轻心。此外,高速民警表示,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应尽量避免选择高速公路行驶,以免由于雾天能见度低而发生意外。

5、注意限速行驶

即使在轻雾区也要适当降低行驶速度,适当加大行车间距。当能见度在200米~500米时,必须开启防眩目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时速不得超过80公里,行车间距应保持在150米以上。当能见度在100米~200米时,必须开启雾灯和防眩目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时速不超过60公里,行车间距保持在100米以上。当能见度在50米~100米时,除打开上述灯光外,时速不能超过40公里,行车间距应保持在50米以上。能见度在50米以下时为特浓雾,公安机关按照规定可采取局部或全路段封闭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措施。此时已经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驾驶员必须按规定开启雾灯和防眩目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驶离雾区,且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也可找就近的服务区暂避,等雾散后再行车。

6、前挡风玻璃除雾技巧

雾天驾车,前挡风玻璃上很容易起雾,此时千万不要边擦雾边开车。遇到前挡风玻璃起雾时,应打开冷气或稍微打开车窗,这样可消除或避免玻璃起雾。

提示: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雾天安全行驶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雾天行驶总是会给驾驶员带来很大的困扰,由于能见度降低,视线受阻,没办法正确判断前方道路情况,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本期,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雾天行驶的安全技巧,希望能帮助车友们在雾天能安全行车。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