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山路十八弯怎么破?看汽车山路驾驶技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古人拿华丽、冷峻的诗句将山的景色夸了又夸,给人无尽的向往。同时,在尽是浮华的都市,山水风光难能可贵,一场自驾游呼之欲出。但是山路常常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而且山路偏窄,怎样才能驾驭山路偷取其中美景呢?
在驾校的学习,并没有专门的山地驾驶课程。教材中一笔带过,基本要靠自己在实践中进行摸索。汽车教练结合自身经验、老司机自驾游经验等多种来源,总结了以下几:一、上坡一般都在山涧一侧,小心路肩,保持距离,防止路肩突然塌落;二、会车时让下坡车先行,因为下坡车比你自己更多一些危险。
3、下坡时不要轻易踩刹车
刹车,是靠刹车片和刹车盘之间巨大的磨擦力来产生制动效果的。磨擦生热,巨大的磨擦力又会严重地使刹车片和刹车盘温度上升。盘片的温度越高,刹车效果越差。很多恶性的下山道交通事故,都是因为长时间的带刹下山,刹车盘片的温度越磨越高,最后完全失去了刹车作用。从而恶性的事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很多新手都会以为带着刹车慢慢下山是很安全的。当然对平时游玩一座小山包,那是无所谓的。但是当你去下一个几十公里下坡山路的大山时,养成的这种恶习,会让你在真正需要刹车时,刹车已经因过热而失灵了。
(1)下山时,严禁空档滑行;
(2)下山路上刹车时,严禁踩离合;
(3)下山时,严禁一直带着刹车慢慢亍溜;除非坡度陡到你挂一档滑行也会急加速。
(4)下山时,严禁高档位的带档滑行;
下山要学会充份利用发动机制动。档位越低,发动机的制动能力越强。这时不仅仅是刹车越灵敏,刹停距离越短,而且对刹车的保护效果也更好。
4、进入弯道前不要吝啬鸣喇叭
山路急弯较多,山体往往遮挡了弯道对面的来车;即使有凸透镜也可能因为蒙尘、对向来车未注意等原因增加危险系数。所以在进弯前一定要假设对面有车,自己减速右行,并且按一下喇叭提醒对方此方有来车,需减速、今早避让。但是,如果看见有大型牲畜在路边就不要按了,受到惊吓的牲畜可能干出意料之外的事情来。
5、遇上急弯需要调整线路
山路狭窄,也许一个90度弯都可能难住一辆长轴距的轿车,而大于90度甚至达到180度的发卡急弯在盘山公路上非常多见。所以如果遇上,不要过于胆小一味贴内弯通过,不管外弯是山体还是悬崖,你都应该先走外线进弯,贴内线过弯,走外线出弯。这样的线路调整可为你赢得更大的转弯半径和回旋余地,有效预防转向不足冲下悬崖。
6、控制车速
由于山路狭窄、多急弯,且有路肩垮塌的隐患,所以一定要合理控制车速,尽量慢行。尤其在危险路段过后依然要保持谨慎,不能大意。山区车祸路段往往不在最危险路段,因为驾驶员开过最危险路段后精神不再集中而酿成大祸。
在攻一些陡坡的时候,不要等看到下坡之后再收油,因为下坡可不一定总是直线的,左转还是右转只有你过去了才知道,而如果到了下坡再收油恐怕冲出路面的危险已经不可避免了。所以建议在保证发动机低速扭矩足够的前提下冲上坡之后,在坡顶到来之前就收油,利用惯性上坡顶。最好利用坡度的阻力让车身刚好在坡顶停稳,然后再给一点油,让汽车越过坡顶,这时候你处理任何突发路况都来得及。
7、过积水路段要一鼓作气
山间小路的积水你不知深浅,最好停车扔几根树枝进去估算一下。一般积水深度不超过车轮的半径都是可以安全通过的。用1挡低速驶入积水后一鼓作气、绝不松油,直到整车上岸。不松油的原因倒主要不是怕陷进去,而是防止排气管在你松油的一瞬间进水堵死发动机。如果水深超过了车轮半径,但估计不会没过车轮,你需要非常谨慎,最好也挂1挡,并以较快的车速入水,利用保险杠对水的冲击力来排开积水,防止发动机舱里的进气系统和一些电器系统见水。一鼓作气上岸后,最好打开引擎盖查看一下发动机舱里的工作状态。如果水深没过了车轮,除非附近有摆渡的轮船,否则你最好绕道行驶。
8、胆大心细,不要过于害怕碰撞
在城市行车,哪怕前后车保险杠的一丁点儿轻微接触,也是广大驾驶员朋友极力避免的。但是在山路上就不要太害怕车与车的亲密接触。试想,在狭窄的山路上,到底是两车挤在一起挂花了油漆可怕,还是为了避免碰撞而冲下山崖更可怕呢?所以当紧急制动之后碰撞仍然不可避免的时候,那就撞吧。要么撞车,要么撞山,都能有效卸掉车的动能,总之不要因为回避碰撞而导致汽车失控冲下山崖。一般经过制动之后的碰撞时速已经很低了,看起来挂花得很惨,其实一般不会伤筋动骨,修起来花不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