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驾驶员考试驾车课堂】汽车座椅的学问

更新时间:2025-05-19 07:48:22发布时间:2022-02-28 14:17:49
座椅面料不外乎这几种:真皮,织物(丝绒、麻布等),假皮(人造革,或者PU之类)。



具体哪种材质最好,其实还真不能一概而论。真皮有极为高级的,冬暖夏凉而且耐用;也有下三滥的货色,虽然确实也是真皮,但不透气之余还易开裂变形。

要知道,真皮也有分牛皮、猪皮、羊皮……同是牛皮,也有分什么牛、牛哪里的皮……

网友精彩提问
我有朋友的车的座椅是织物面料,但我总觉得夏天开车坐的很热,也比较不透气。以你们比较广泛的体验,你们觉得织物座椅,真皮,真皮打孔,和最高端的通风,分别感受如何?真皮打孔和座椅通风分别有多大效果?延伸一点的话,冬天是真皮加热的最舒服么?
有朋友的汽车是全真皮坐垫,如果再外加一PU坐垫,会对汽车本身真皮坐垫有影响吗?如果再外加一真皮坐靠垫也会有影响吗?

织物同理。高级丝绒的织物座椅,摸上去柔顺,坐上去不沾身,还冬暖夏凉。差劲的织物,例如出租车那种布套子,沾身、易脏,还特不耐用。

人造革也是一样。别以为人造革一定不好,奔驰A、B级,宝马1系这种级别的入门款的座椅,就是人造革的,并不是真皮。但质量还是很不错。但有些几万块钱低端自主车告诉你是“皮座椅”,实际上就是非常差的人造革,不透气,冬冷夏热,还很容易开裂。

所以评价一种面料用起来如何,关键还是看它属于什么档次的货色。那么假设货色档次相近,什么类型的座椅面料及处理方式最好呢?接下来有请干货!

1
真皮不打孔
看起来高档,但热天很热,冬天刚坐上去冷冰冰,非常不讨好。有些真皮采用表面褶皱处理,使得皮面和你PP之间留出了一些缝隙,可以改善透气性,用久了也没那么容易变形走样,比完全全平的真皮表面要好些。
2
真皮打孔
理论上,真皮打孔对夏天透气有一定帮助,但实际上,在以往的经验里,帮助近乎零。
真皮打孔+通风:座椅通风是在座垫里头内藏小风扇,往你PP上吹。所以通风和打孔是必须共存的。有通风的打孔真皮座椅,夏天坐多久都不会觉得发热,是非常实用的好功能(男同胞福音,你懂的)。
真皮+加热:加热靠的是电热丝,而真皮是导热的,所以打不打孔都能实现。真皮座椅在冬天(接近零度或以下)刚上车时是很冰冷的,加热功能这时候就大派用场了;开车过程中如果开着电加热,还可以穿得很单薄地开车,所以我很喜欢这个功能。还有一个同样原理的电加热真皮方向盘,也是冬天舒适驾驶的神器。
3
织物
还是那个观点,有些高级的织物,触感细致柔滑,而且冬天刚坐上去没有真皮那么冰冷。这跟你大冬天穿件毛衣上身不会觉得衣服冷是一个道理。
而大热天,没有通风的情况下,织物和真皮一样难受,相比之下织物的透气速度还更快一些。
所以我一直认为,劣质的真皮不如优质的织物。要提防的是有一种劣质织物,坐上去会很“沾身”,让人动弹不得,逼着你给它装座套,这种麻烦货色要避免。
4
说说那些“套”
其实99%的座套都是多余的。如果真的生怕把座椅弄脏,买车时就别选浅内饰。

如果觉得织物就是没真皮高档,那我告诉你外面加装的真皮十有八九都是劣质货色(任凭商家怎么吹我都不会相信),用两年你就知道了。就算一定要用座套,还是等你把原装座椅先用了个两三年,用脏用久了,再去加一个新套子换新容,这样才对得起厂商花了功夫开发匹配的原厂座椅。

有人担心座椅脏了影响二手车转让价格,确有其事,但影响甚微,大不了自己加装一套“真皮”座椅再拿去打价,那也花不了几百块钱。总好过买台车回来连它的原厂座椅都享受不了。

注:
关于座套一定要注意的是别把侧气囊给覆盖住了。有侧气囊的车严禁自己加座套,前后座都要注意。
5
座垫

这东西有两面性。原厂座椅的造型绝大多数是很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胡乱加座垫,会让你坐姿变得别扭,座椅承托力、包裹性下降。除非实在觉得座椅某个部位很不合自己体型,可以在PP、腰椎位置考虑有针对性地增加额外的座垫承托。

我觉得比较可取的一种座垫,是放在PP上能做到冬暖夏凉的,例如石头珠珠座垫、水座垫等,这对于夏天保持PP健康还是有帮助的。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