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开车时,这9种伤车的坏习惯,其中有你吗?

更新时间:2025-05-19 10:44:39发布时间:2022-02-28 09:46:10

驾驶习惯的好坏与行车安全密不可分,更与你的爱车健康息息相关,别再做伤车的事儿,下面几项常见的用车误区可能正是你日常用车中的顺手习惯。

1、手刹提得越高越好

手刹提到顶端是在学车时常有的习惯,到而后的用车生活中提至顶端的声音似乎听到才让人安心。然而手刹并非拉的越紧越好,事实上长时间将手刹100%力度拉起会使手刹拉线寿命减短。因为金属过度拉伸或者是长时间保持拉伸都会加快变形,导致加快手刹拉线的制动衰退。另外手刹拥有自己独立的刹车机构,不使用手刹时,制动蹄通过回位弹簧自动回位。如果经常100%力度使用手刹,回位弹簧会处于高强度拉伸作用,久而久之会使得回位弹簧失去回位作用。

2、低挡高速行车

抵档行车发生在很多初学者身上,许多初学者不愿换挡怕熄火,即便车辆出现车速与转速不匹配的抖动时,还是不加档。但低挡高速的做法会让发动机负荷增大,对发动机的损害极大,同时更耗油。此外,不少人会将发动机转速保持在很低的水平,认为是保护发动机,但实际上长期保持过低转速反而会加快它们的磨损。

因此,面对换挡的问题应该是既不经常把发动机用到极限,也不刻意保持低速,自然驾驶最重要。

3、凹凸地停车

经常能看到不少车一半停在马路牙子上,一半停在马路,但日常生活中应该竟可能避免凹凸悬差较大的路面停车。因为会导致四轮受力不均,长时间会导致车架扭曲,损伤车辆的悬挂。此外,停车时方向盘也要注意回正,避免伤害方向机拉杆及防尘套,从而影响转向系统。

4、油箱见底才加油

不少人碰到加油问题并不上心,总认为即便油空了都还能行驶十几公里。的确如此,即便汽油空了已然能让你行驶至最近的加油站加油,但这样对车辆并不好。电喷汽车的燃油泵都是依靠燃油自身进行冷却,如果油位过低,极有可能出现油泵过热甚至烧毁的情况。长此以往,爱车的油泵寿命可能会大大降低,因此建议应该在加油警示灯亮起后进行加油。

5、过减速带不带刹车

平常很难观察到车辆的减震器、弹簧、悬挂,但它们却是车辆的易损部件。过沟、过坎时因提前减速,保证的不仅是乘坐的舒适性,也是对减震器、弹簧、悬挂的保护。

6、方向盘打死

方向盘打死是掉头时常做的事,然而事实上一盘子是否过的去与打死与否并没有太大关系,同时打死方向盘会对汽车的方向助力泵有损耗,长时间会加剧助力泵皮带的老化。如果碰到打死方向盘的情况,应当立即回一点,从而保护好车辆的转向系统。

7、原地打方向

原地打方向是许多用车者起步时会做的事,但这样并不好,因为这时转向助力泵内的压力比车辆移动中打方向的压力大,特别是轮胎较宽的车型,经常原地打方向会对助力泵的存在损害。因此应该遵循车动方向动,车停方向停。

8、长时间停车不熄火

夏天开空调停车等人是大多车主常有的事,但空调在怠速状态下运行会给发动机造成负荷,引发更为严重的积碳。因此,停车等人时竟可能熄火在车外等。

9、停车时挂档方式错误

停车挂档方式许多人比较纠结,网上方式众多,更有不少推崇先挂N档熄火后再挂P挡拔钥匙,然而真正适合的方式应该是怎样呢?

变速箱有两组齿轮,一组负责行车换挡,另一组负责停车锁止,其中锁止机构负责驻车,停车时无论在平面还是坡道都会存在制动力,这时如果先挂P档制动力会在齿轮上,锁止机构会承担过大的压力,严重时变速箱会卡死,导致无法换挡。因此停车时应该先停车→挂N档(空挡)→拉手刹→松刹车→再踩刹车挂P挡。

挂P档前松刹车是为了让制动力得到释放,而先拉手刹是为停车时让手刹为吃力点,避免变速箱齿轮的锁止机构受力后脱位重新咬合。

驾驶员考试网

驾驶员考试(微信号:jsykscom)(长按复制微信号)

驾驶员考试网为广大学车朋友提供一站式驾考服务。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