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奇葩开车姿势,最后一个我也是醉了!

更新时间:2025-05-19 18:30:50发布时间:2022-02-26 13:11:46

开车的时候,司机的姿势是各种各样,很怪异。小编也是有车一族,其实是电动车,但是也是车啊!小编在骑车的时候,就看见有人翘着二郎腿骑电动车,很奇怪,不觉得自己那样骑车难受吗?那么今天驾驶员考试网的小编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开车的时候哪些姿势是不对的,是不可取的!下面一起跟着小编看看吧!


坐姿

1、座椅平放

权威的汽车安全碰撞试验显示,乘车人驾乘车辆时,最科学的角度是将座椅倾斜27-30度,这样才能发挥安全带的最佳功效,而如果将座椅平放,就会导致座椅靠背与汽车底盘间的角度过大,如果发生碰撞或追尾,安全带不但不会起到保护作用,还会成为绞绳危害乘车人安全。


座椅平放

2、翘二郎腿

小空调一吹,小音乐一听,小腿一翘,是不是自在美哉,殊不知,在车上翘二郎腿,一旦发生车辆碰撞,尤其是正面碰撞,驾乘者的肋骨与胸腔极易在压迫下折断,危险程度丝毫不亚于不系安全带。

3、座椅上盘腿

还有一些坐在副驾驶的人喜欢双腿盘坐在位子上,系着安全带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其实这也是个危险姿势,因为双腿盘坐会导致横向安全带上移,而安全带脱离髋关节位置,一旦发生碰撞,腰部冲击力就没法传递和转移,所以虽然系有安全带,但你的腹腔、肋骨,很可能因为腰部冲力挤压不能通过腿部及膝盖转移,因此造成腹腔和肋骨的损伤。


座椅上盘腿

4、脚搭在中控台

更作死的是一些人把双腿翘上中控台,一双大赤脚就这么从窗口半伸了出来,不但不美观,也十分危险。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惯性作用,人的上半身会前倾,而双腿如果位置过高就会往身体方向挤压,导致腰部承受非常大的冲击力,甚至造成腰部折断,后果不堪设想。


脚搭在中控台

5、平躺在后座

不开车时平躺在后座休息一下没什么,而在行车过程中,切忌慵懒的平躺在后座,因为在开车途中,急速打方向盘、快速过弯或侧面碰撞时,第二排就会发生乘客人体的大幅度横向甩动,而平躺着是没有任何安全带的固定和侧气帘的保护的,后果只能是用头颅正中央对抗车门和外界的冲击力量,往下我就不说了吧。


平躺在后座

6、加装颈部腰部垫枕

为了舒适,很多人车上加装了颈枕和腰部垫枕,这也是拿自己的腰椎和颈椎在开玩笑,因为汽车厂商在进行座椅设计时,已经考虑了车辆碰撞腰椎、颈椎与座椅间的力量缓冲,而在加装了护颈枕和腰枕后,颈部腰部与座椅间的空隙就没了,这时候一旦发生碰撞,没有缓冲空间的头部和腰部很很容易造成颈椎折损。


加装颈部腰部垫枕

7、给座椅套座套

大多数车辆的侧方向安全气囊都位于副驾驶的右上方,一些车主为了美观或者干净,往往会给汽车座椅套上座套,这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关上了保护装置,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侧挡安全气囊被遮住无法打开,安全系数降低,那生命危险系数可想而知…


给座椅套座套

8、抱孩子坐副驾

儿童要有固定的安全座椅,儿童要有固定的安全座椅,儿童要有固定的安全座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要抱孩子坐在副驾,也不要让孩子单独坐在副驾,这已经是强调了N+N次的事情了,事故中,坐在副驾的孩子承受伤害的时间和程度都是最快最重的,也不要说有安全带就可以了,因为安全带的设计是根据成人的身高比例设定的,而不适用于孩子。


抱孩子坐副驾

9、“单手”驾驶

俗话说驾车不摸奶,摸奶不驾车,单手驾驶有风险。即使是老司机,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单手驾驶也是不便于随机应变,脱离险境的,况且这种单手驾驶开车一点都不专心,司机肯定注意力不集中嘛,好不安全,副驾驶的姑娘你怕不怕。


“单手”驾驶

这些行车不良姿势大家有没有中枪的啊,还是那句话,侥幸心理要不得,自己给自己一个安全的行车保证才是王道啊!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