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这些驾驶陋习,你有多少?

更新时间:2025-05-19 17:04:14发布时间:2022-02-26 10:42:32

? ? 近年来由于机动车驾驶人员的剧烈增加,很多学员急于拿到驾照而草草毕业,虽然是应付了驾考,可是在生活中的一些驾驶的陋习却并没有改掉;这也为今后的驾驶埋上了炸药!人们时常把行车安全挂在嘴边,却疏忽了一些驾驶的陋习也是最致命的隐患!

? ? 前几日,闹得沸沸扬扬的成都女司机事件不断出现剧情反转,随着事件的推进,被打女司机也由受害者身份变成危险驾驶的“路霸”,被网友们口诛笔伐。为避免成为他人眼中的“路霸”,请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正确的驾驶习惯,文明上路。那么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我们周围有哪些易形成开斗气车和一些危险驾驶的行为呢!

一 . 双排并行阻人超车

行车的时候不要与其他车辆长时间并排,这样会使你的注意力分散到两侧,忽视前方的情况。也会阻碍后面的车辆超车,没有公德。

二. ?快速道开慢车

有的人以为,行车不安全都是开快车造成的。那么,好了,我什么情况下都开慢车,算是安全驾驶了吧。其实不然,每一次上路其实都是一次占用道路资源的行为,在不超车的情况下请尽量把车开快些,这样交通会顺畅多。不要在城市快速道上开慢车,路上最危险的不是绝对速度,而是相对速度。车流跑80,只有自己开40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大家速度相近,路面才能畅通。

三. ?并线过快影响后车

? ? 很多人开车的时候过于自我,总有一种马上参加速度激情拍摄的既视感。在打开转向灯后不观察左后方的情况,几乎是同时打轮完成了并线动作,自感拉风潇洒,车技直逼保罗沃克。可是后车司机可没那么好的车技。正准备超车的后车司机会认为这样强硬的并线影响到了自己的正常行驶。因为这样过快并线的争斗屡见不鲜。如果前车司机能够在打开转向灯后观察一下左后方的情况,让过后车后再并线,肯定就不会有争斗了。

四. ?超速行驶

汽车能开多快,它对人造成的伤害就能有多大。无论如何人的血肉之躯是无法与具有钢铁车身的汽车相抗衡的。ABS,ESP等电子设备可以辅助你避险,但汽车往哪里开,开多快,是由你决定的。超速爽一时,出事毁一生。要记住,汽车有备件,但你没有。

五. 雨天水上漂

对于大多数车主来说,大雨天都着急回家。虽然减速慢行的忠告听过不少,但是总敌不过当时的心急如焚。高速路上在暴雨中高速行驶的车子急刹车或急打方向,后果都是致命的。还有一种车主心理很奇妙,似乎很享受雨天急速划过水面激起浪花。恍惚间,豪车变游艇,丝毫不顾路边被溅一身的行人。暴雨天,你可以没有爱心,但是请不要没有公德心。

六 . 路口加塞

如果大家都在正常行驶,一旦有一个加塞的,后边的车辆势必踩刹车减速,车流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依次传递下去,路口的通行速度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或交通拥堵。“道交法”规定,遇前方车辆停车排队或缓慢行驶时,借道超车或占用对面车道、穿插等候车辆的,司机一次记2分。

七. 开远光灯

车主随意变换远光灯,不但影响车辆行人视线,还造成安全隐患。建议车主在行驶途中发现对面有使用远光灯的车主时,可以闪三下会车灯向他提醒,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夜间行车环境。“道交法”规定,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会车时,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内不能使用远光灯。

八. 利用应急车道超车

在高速公路上借应急车道超车的现象屡屡发生。除了借应急车道超车,还有不少人喜欢强行超车,硬是把别人逼减速了再超过去,这样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小编说一说: 以上的陋习你有多少呢?如果有的话,请及时改掉,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才是我们文明安全出行的保障!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