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夜间行车灯光使用方法 避免潜在危险

更新时间:2025-05-19 17:14:31发布时间:2022-02-25 16:01:24

说到自驾出行,许多车主都不可避免会遇到走夜路或者山路的情况。那么在走夜路和山路是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如何做到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一聊走夜路和山路时的注意事项,希望能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一些帮助。

  1、道路情况巧判断
 


其实在山路行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车灯投射在地面上的距离和远近来判断当前的路况。当本车灯光投射距离由远变近时,表示汽车驶近或驶入上坡道;当车灯光投射距离由近变远时,表示已在下坡道或由陡进入缓坡;当车灯光离开路面时,表示前面出现急弯或车辆已驶至坡顶;当车灯光由路中移向路侧时,表示前方出现一般性弯道;当车灯光从道路的一侧移到另一侧时,表示前方为连续转弯道;当对向车射出光线较短时,表明来车将接近坡道;当对向车射出的光线与路基脱离时,表示来车已接近坡顶;当前车尾灯灯光或亮或暗时,表明前车在远处;当前车尾灯灯光较为明亮时,表明前车在近处;当前车尾灯左右间距较大时,表明前车为大型车;当前车尾灯左右间距较小时,表明前车为小型车。知道了这些,晚上在复杂的山路都可以应对自如了。

  2、夜间行车注意车距和行人
  


近两天雾霾天气严重,夜间行车安全第一,即使夜间车辆减少,也要保持中速行驶。同时,注意增加与前车的距离,以便准备随时刹车,防止前后车相碰发生事故。

  在城市里行车时,也要注意横穿马路的行人,有些行人会从车队的车缝中跑出来过马路,如果是在白天,发现他们并不难,但要是在有雾的夜间,想要看清楚车缝中的行人是十分困难的。如果雾气非常大,车主可以将双闪灯打开,开启雾灯和双闪灯的主要作用,这是为了让其他车辆司机和行人能更好地观察到你,避免追尾和刮擦事故的发生。

3、夜间行车不要长时间用远光灯

  


有的司机会以为开启远光灯效果会更好,其实不然,远光灯开启后会让视线变得更加不好,而且害人害己,因此建议司机可将远光灯当作信号灯使用,以确保会车时让对方更容易发现你,但远光灯闪动的时间应当极短,以免影响对方视线酿成事故。

  如遇会车,不要一会儿踩制动踏板,一会儿向右打转,要切实注意行人和自行车。因为在遇到对向车时,由于害怕心理会使驾驶员一边转向一边踩制动踏板,从而与右边的行人或自行车相碰,因而发生交通事故。

夜间应尽量避免夜间超车,不要疲劳驾驶,不要酒后驾驶,更不要开斗气车、激情车。由于不能见到道路两旁的景观,道路上对驾驶员兴奋性刺激物少,因此夜间行车容易产生驾驶疲劳,如稍有感觉就应振作精神或停车休息片刻。

  4、巧用灯光
  


有的时候,注意其他车辆的灯光照射情况也可以起到很巧妙的作用。例如,夜间行车常遇到交叉路口,可根据侧向路来车灯光的照射,预测对方车行驶情况。如路口有对方车远光灯照射的散射光,可判断车距交叉路口尚远;如大灯光有光束或在路口拐角处树梢上有明亮的光线,做好让行的措施。所以,夜间行车注意观察,还是有很多可供参照的“路标”的。

同时根据远方车灯光照射的光线还可帮助我们判断前方路况。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如对方是远光灯直射光线,且距离既远又清楚,可判断前方道路平坦; 如远光灯光线突然消失不再出现,可判断前方有路口或弯道;如远光灯光线左右大幅度摆动,可判断前方是弯曲道路;如远光灯光线上下浮动可判断前方是坡路。

  当然,也有的时候外部灯光对驾驶员有干扰,因此,我们还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当后车长时间开远光灯时,为避免光线的刺激,可变换后视镜的角度,即可减小炫目感。在会车时驾驶员由于受对面车灯光照射,视觉会瞬时下降,可见度低,这时驾驶员的眼睛可避开照射灯光轴方向、用遮光板遮挡或戴防眩镜,会有一定防眩效果。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