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今天你撞“鬼”了吗? 警惕致命的鬼探头事故

更新时间:2025-08-16 03:08:37发布时间:2022-02-25 15:30:34

“鬼探头”这个网络词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可以理解为开车途中突然有路边行人冲出马路或开车时同向行驶的公交车前突然有行人出现,这种行为都是“鬼探头”。也可以比喻成司机最怕的马路杀手,遇上一次“鬼探头”就足以让驾驶者被吓的半死,若是撞上基本上是非死即重伤,而且此类事故一旦达成所有发生条件后是很难避免的。

  什么是“鬼探头”


鬼探头特点是:

“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从车头蹿出 我已经把你撞飞”——非机动车或行人毫无预兆地突然出现。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中国式过马路,行人违章闯红灯。

哪里最容易发生“鬼探头”


公交站

  公交车站是发生“鬼探头”事故的高危地点,公交车非常大的体积完全遮挡住了在内侧行驶车辆的视线,成了巨大的遮挡物,而公交站的人员又非常密集,这样会给行驶车辆造成盲区,可谓是危机四伏。

路口

①行人突然窜出

  有时行驶车辆车辆在正常的行驶中,在视野盲区突然就有行人或非机动车弹出来,而留给司机的反应的时间是很少的,结局就是行人非死即重伤。

②变道超车时

  有时遇到前面慢车,有些司机心急就想赶快超过去。如果选择超车,司机有一侧的视线就会被慢车遮挡形成视觉盲区,而此时行人的视线也被慢车挡住,这时“鬼探头”就极易发生,

③行人违章闯红灯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繁忙的路口。车辆在等待绿灯通行时,位于路旁的行人或自行车容易被车辆遮挡。如果行人或自行车闯红灯通过路口,通行方向的车辆可能会来不及刹车,导致撞人事故的发生。

  鬼探头只要一形成并发生对车主和行人都是致命的打击。

行人怎样避免“鬼探头”?

①摒弃“中国式过马路”


  编者认为这一条是很难去根治的,因为你也知道国人的交通素质可以用“呵呵”来形容的。俗话说:常在湖边走哪有不湿鞋,以肉身博弈机动车的金刚铁骨就犹如鸡蛋碰石头,即便侥幸让你逃过几次,不保证下次还能这样,所以信号灯还是要等,不要为了方便一时,却葬送一世。

②别做“高手”


  前面说到的中国式过马路的只是小case,而这里说的才是真正的“高手”,这些人无视人行道、天桥等,为省事儿变身“超人”随意穿行机动车道、翻路肩护栏给交通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你要清楚装了护栏,行车速度就会很快,这时的翻越危险度可想而知。有时一不小心就会害人害己。

③路口记得东张西望


  路口由于其交汇性和特殊性成为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方,应对“鬼探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东张希望观察整个路口的车流状况。如果发现车辆无减速迹象,不要勉强通过,车辆不理让或没有看到你,最终最受伤害的都是你。此外,要尽量避免自己处于机动车视线盲区之中,也给自己更多反应时间。

驾驶者怎么避免鬼探头?

刹车“时刻准备着”


  就算你是赛车手,在国内这种道路环境下开车遇到这种“现象”也会被吓出xiang的,在行车经过上述提到的地方时候,驾驶员应提前做准备,松开油门时脚不要放在油门上,而是要放在刹车踏板上,遇上突发情况时随时准备踩刹车。

礼让行人


  相对非机动车和行人而言,机动车不论是从自身强度还是气势都处于优势地位。虽然行人已经违章,但你也没有惩罚它们的权利。所以开车要淡定,斗气只会让后果更悲惨。而且根据交通法规的责任认定规则来看,无论是否行人责任,司机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无论从道义还是经济的角度,礼让行人都是第一准则!

在公交车站、过路口时减速慢行


驾驶员发现前方公交车停靠站,要先减速慢行。其次要闪两下大灯或者按喇叭提示公交车后方有车辆经过。最后车身与公交车车身位置重合时要按下喇叭,提示刚下车的乘客要小心路况,公交车附近有车辆通过。因为这时你跟行人和公交司机互相看不到。所以尽量避免尾随公交车行驶。

  总结:虽然这类事故大部分都是行人的交通意识不强引起的,但如果不幸发生撞人事故,对行人和车主都将造成毁灭性的大家。无论车主还是行人,但参与到交通中时,就要尽量避免鬼探头发生。行人和司机都要学会遵守交规,敬畏生命。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