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经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共有教职工1449人,专任教师828人,占教职工总数57.1%,其中教授、副教授35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1.5%;硕士学位教师403人,博士学位教师88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9.3%。学校共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93人,其中7名教师被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4门,自治区教学团队4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金融学、 会计学、工商管理、统计学
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3个):物流管理、国际商务、旅游管理(旅游产品开发与管理特色)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金融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工商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统计学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会计仿真实验室、金融实验室、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
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管理会计(姜锡明)、产业经济学(高志刚)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4门):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财务会计、西方经济学、管理会计、计量经济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自治区教学团队(4个):金融学教学团队、会计学教学团队、经济学教学团队 、统计学专业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六大学科门类,有3个博士二级学科培养方向,5个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27个硕士二级学科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9个校级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6个):统计学、金融学、区域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财政学
校级重点学科(9个):金融学、统计学、区域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财政学、国际贸易学、旅游管理、经济法学
硕博士学位授予
博士学位二级学科(3个):区域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5个):统计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国际商务硕士、税务硕士、金融硕士、保险硕士、应用统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建有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校级科研机构1个。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个):金融综合实验室、工商管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中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新疆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新疆社会经济统计研究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1个):中亚经贸研究院(中亚金融研究所、中亚贸易与投资研究所和中亚能源合作研究所)
科研成果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近三年共承担了200多项国家和自治区级科研课题,获得自治区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50余项。
学校在自治区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中,获各类奖项31项,其中 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
主要获奖成果
自治区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一等奖(3项)
建立健全新疆差异化利益补偿机制的建议(论文)(崔光莲)、新疆现代服务业:结构优化与战略选择(专著)(殷少明)、新疆循环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模式构建(专著)(高志刚)
自治区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7项)
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专著)(阿不都外力·阿吉买买提)
大众传媒对新疆现代文化的影响(研究报告)(李中耀)
西部民族地区“政府—市场”双导向反贫困机制及其运行效率研究(研究报告)(姜锡明)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与农业水价管理研究(专著)(孙建光)
新疆棉花产业利用棉花期货实现优势资源转换对策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阿斯哈尔·吐尔逊)
区域金融运行中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及预警体系的构建(研究报告)(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课题组)
现代认同、多元文化与公民理论(论文)(德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