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8-16 15:48:17发布时间:2022-02-24 16:23:13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教职工726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2%;教授53人,副教授164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3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4.85%;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2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7%。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杰出人才3人,甘肃省“555”人才工程1人,甘肃省“园丁奖”13人,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8人,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2人。

 

教学名师:


类别姓名
全国模范教师张筱兑---
甘肃省级教学名师龙布杰---


甘肃省级教学团队:


序号课程名称负责人获批时间
1藏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教学团队道周2011年
2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方向)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王克文2012年


精品课程:


类别课程名称负责人立项时间
省级精品课程文学概论巩巧梅2008年
藏族历史龙布杰2011年
心理学理论与实务(藏汉双语)赵文进2011年
数学分析(藏汉双语)席进华2012年
藏族文学史拉加才让2012年
经典诵读指导巩巧梅2013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孟虎军2012年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经典诵读指导巩巧梅2015年


截至2019年7月,学校建有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重点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级重点研究培育基地。现有甘肃省藏文古籍文献编译中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工作站、安多藏文化研究中心、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中心、高寒生态系统研究所等12个研究机构。


重点科研机构 


序号名称类别时间
1安多藏文化研究中心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010
2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培育基地2013
3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2014
4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14


校级科研机构


名称成立时间名称成立时间
安多藏文化研究中心2010年8月河洮岷历史文化研究室2008年7月
藏语言文学研究室2008年7月河洮岷民间文学研究室2008年7月
民族美术研究室2008年7月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4月
民族音乐舞蹈研究室2008年7月高寒生态系统研究所2008年7月
藏文信息化研究室2008年7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2008年7月
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2008年7月民族体育研究所2010年5月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