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甘肃政法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19 23:11:24发布时间:2022-02-24 16:19:02

 甘肃政法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甘肃政法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甘肃政法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894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633人,高级职称教师41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513人,博士127人,博士在读67人,聘请兼职、客座教授282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甘肃省领军人才5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甘肃省“飞天学者”8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13人,“甘肃省园丁奖”9人,陇原师德先进个人1人;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马进、王肃元、刘进军

 全国优秀教师:李玉基 、王汝发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专家:杨平、任尔昕、史玉成

  甘肃省领军人才入选专家:任尔昕、史玉成、沙万中、李波阳、刘进军

  甘肃省优秀专家:李重阳、范刚 


  甘肃省教学名师:王汝发、马进、杨平、郑高键、史玉成、安德智

  省级教学团队一览表


名称负责人立项时间
工商管理专业“法商结合”教学团队梁亚民2010年
诉讼法学实践教学团队蒋为群2011年
经济法学教学团队李玉基2013年
侦查学教学团队魏克强2015年
刑法学教学团队郑高键2017年 
民商法教学团队刘晓霞2018年

省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课程名称获批时间所属学院
1民法学2004年民商经济法学院
2犯罪现场勘查学2005年公安分院
3宪法学2006年法学院
4法医学2006年公安技术学院
5侦查学2006年公安分院
6刑法学2007年法学院
7公安学基础理论2007年公安分院
8商法学2007年民商经济法学院
9物证技术学2008年公安技术学院
10管理学2009年经济管理学院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行政学院
12民事诉讼法学2010年法学院
13国际法学2011年法学院
14警察查缉战术2011年公安分院
15证据学2012年法学院
16合同法2013年法学院
17伦理学2014年马克思主义学院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览表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
1民法学李玉基
2犯罪现场勘察学魏克强
3宪法学吉敏丽
4刑法学郑高键
5社区工作张姝

截至2019年1月,学校建有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3个、省级智库1个,设置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研究中心、侦查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心、法学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获批成立司法鉴定中心。


甘肃政法大学科研平台一览表

  
平台类型平台名称批准部门批准时间
省级重点实验甘肃省证据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教育厅、科技厅2012年11月
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教育厅2014年1月
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甘肃省经济法制研究中心甘肃省教育厅2010年5月
甘肃省西北民族地区侦查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心甘肃省教育厅2010年5月
西北民族地区侦查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心甘肃省教育厅2012年
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甘肃省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法制研究中心甘肃省教育厅2013年12月
甘肃省教育法制培训与研究中心甘肃省教育厅2014年12月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甘肃省依法推进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2015年3月
省级法学理论研究中心法治甘肃建设理论研究中心甘肃省委依法治省办公室2016年6月
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甘肃省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甘肃省人大常委会2017年7月
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地方基地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兰州基地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10月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司法科学与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教育厅2014年11月
省级科研团队甘肃省法医物证技术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创新群体甘肃省科技厅2014年11月
甘肃省证据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甘肃省教育厅、财政厅2016年10月
甘肃省社交网络舆情信息协同创新团队甘肃省教育厅2017年6月
甘肃省地方立法研究创新团队甘肃省教育厅2018年3月
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协同创新智库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高校工委2016年12月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