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兰州交通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8-16 15:46:48发布时间:2022-02-24 14:12:03

 兰州交通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兰州交通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兰州交通大学师资力量: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工2253人,其中教师1580人;有双聘院士4人,博士生导师57人,教授265人,副教授5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25人,硕士学位979人,有276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36人在读硕士学位,约占教师总数的84.8%。聘请了240余位中国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特聘和兼职教授,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4人;学校教师中有9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称号,1人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人获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1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获得“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1人获得国家“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1人获得“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入选“甘肃省科技功臣”,9人获得“甘肃省教学名师”称号,4人入选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8人获得“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3人获得“宝钢教育奖”,40人入选甘肃省科技领军人才(其中第一层次13人,第二层次27人),20人获省部级“优秀教师”称号,43人获得“甘肃省园丁奖”,1人获得“兰州市科技功臣”,18人入选“铁道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人入选“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22人获得“甘肃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称号,25人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55人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共有75名专家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支团队获得第四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


  双聘院士


姓名所属机构
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晓静中国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翟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
赖远明中国科学院院士


优秀人才


全国优秀教师:顾守淮、赵邦华全国模范教师:常青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范多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党建武、李引珍、王良璧、陈兴冲茅以升铁道科技奖:吴鸿庆、吴亚平、王良璧、范多旺、党建武、蔺鹏臻宝钢教育奖:逯迈、王良璧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王维汉、王迎旭、党建武、伍忠东、王良璧、李引珍、何涛、陈光武、蔺鹏臻

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褚衍东、常青、王良璧、牛卫中、王紫婷、李引珍、张丽萍、罗映红、滕青芳、宁贵霞、张睿


教学团队


级别团队名称负责人
国家级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党建武
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团队蒋占军
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褚衍东
流体与热科学教学团队王良壁
工程图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程耀东
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赵宪锋
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袁杰
地理信息工程类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闫浩文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伍忠东
机车车辆系列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商跃进
无机化学教学团队董文魁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石广田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88个校级研究所(中心),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寒旱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实验室、铁道车辆热工实验室

  原铁道部重点实验室:通信与自动化实验室、结构试验中心、环境工程测试中心 、


  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西北干寒地区材料与结构耐久性研团队、大型真空光电子关键技术集成与智能控制团队、黄河上游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体系研究团队、西北恶劣环境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研究团队

  甘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工业交通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物流及运输装备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植物源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人工智能与图形图像处理工程研究中心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动力学与可靠性重点实验室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