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陕西科技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4.96%。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31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35%。学校有双聘院士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等5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
三秦学者:郭守武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皮革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马建中)
省级教学团队(13个):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党新安)、纤维与生物质资源教学团队(徐永建)、电工电子教学团队(党宏社)、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吴宝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学团队(黄剑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郑甲红)、微生物学教学团队(吕嘉枥)、数控技术教学团队(文怀兴)、基础力学教学团队(张功学)、有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李小瑞)等
截至2018年3月,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8项;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3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0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4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学院2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53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动画、轻化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化学、艺术设计、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13个):应用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动画、艺术设计、电子科学与技术、包装工程等
省级名牌专业(7个):轻化工程、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化学、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轻化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食品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广播电视电影实验教学中心、设计与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实训基地、力学实验教学中心等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皮鞋工艺学(弓太生)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年度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学院 |
2012 | 皮革理化分析 | 罗晓民 | 资环学院 |
2012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基础 | 蒲永平 | 材料学院 |
2012 | 工程力学 | 张功学 | 机电学院 |
2012 |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 | 党新安 | 机电学院 |
2012 | 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 文怀兴 | 机电学院 |
2012 | 植物纤维化学 | 徐永建 | 轻工学院 |
2012 | 环境监测 | 丁绍兰 | 资环学院 |
2012 |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 朱振峰 | 材料学院 |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建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原轻工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以及其他校内科研机构数十个。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陕西省造纸技术及特种纸品开发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商检纸张纸浆检测重点实验室
原轻工部重点实验室(4个):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皮革工程实验室、轻工机械CAD/CAM工程研究中心、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中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轻工技术与创新研究中心、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校内科研机构
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科锐新材料研究所、证券投资研究所、造纸环保研究所、物流工程研究所、天然产物研究所、鸵鸟综合深加工研究所、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皮革复合材料研究所、自动机械研究所、凯特研究所、古陶瓷艺术研究所、过程控制研究所、阳光电子研究所、艺术设计中心、现代职业培训中心、图形与CAD技术研究所、平板显示技术研究所、环境材料研究所、纳米材料化学与技术研究所、皮革工程中心、图形与图像研究所、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企业文化研究所
国家级精品课程
年度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学院 |
2006 | 包装技术基础(双语授课) | 陈满儒 | 设计学院 |
2007 | 制革整饰材料化学 | 马建中 | 资环学院 |
2008 | 有机化学 | 李小瑞 | 化工学院 |
皮鞋工艺学 | 弓太生 | 资环学院 |
省级精品课程
年度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学院 |
2003 |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 朱振峰 | 材料学院 |
2003 | 设备控制基础 | 陈桦 | 电信学院 |
2004 | 有机化学 | 李小瑞 | 化工学院 |
2004 | 整饰材料化学 | 马建中 | 资环学院 |
2004 | 计算机基础 | 李 茜 | 电信学院 |
2004 | 大学物理 | 刘建科 | 理学院 |
2005 | 包装工程基础 | 陈满儒 | 设计学院 |
2005 | 人机工程学 | 杨君顺 | 设计学院 |
2005 | 植物纤维化学 | 李新平 | 轻工学院 |
2005 | 结晶矿物学 | 王 芬 | 材料学院 |
2006 | 皮鞋工艺学 | 弓太生 | 资环学院 |
2006 | 微生物学 | 吕嘉枥 | 生命学院 |
2007 | 化工原理 | 陈均志 | 化工学院 |
2008 | 工程力学 | 张功学 | 机电学院 |
2008 | 塑料成型及模具 | 党新安 | 机电学院 |
2009 | 造纸原理与工程 | 王志杰 | 轻工学院 |
2010 | 材料力学 | 张功学 | 机电学院 |
2010 | 皮革制品CAD/CAM | 弓太生 | 资环学院 |
2011 | 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 文怀兴 | 机电学院 |
2011 | 创造方法学 | 刘子建 | 设计学院 |
2011 | 环境监测 | 丁绍兰 | 资环学院 |
2011 | 生物工艺原理 | 贺小贤 | 生命学院 |
2012 | 皮革理化分析 | 罗晓民 | 资环学院 |
2012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基础 | 蒲永平 | 材料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