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截至2017年5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680人,师资队伍498人,其中正高职称40人、博士65人;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校级教学团队4个;有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个;有教学管理人员49人、学生管理人员73人、就业管理人员5人、教学质量监控人员3人,另有教学督导人员13人。
省级教学名师(1人):韦馨石
校级教学团队(4个)
序号 | 工作部门 | 项目负责人 | 团队名称 | 批准文号 |
1 | 教育科学学院 | 韦馨石 | 公共心理学 | 兴师发[2013年]40号 |
2 | 体育学院 | 张兴毅 | 民族传统体育 | 兴师发[2013年]40号 |
3 | 数学科学学院 | 彭光明 | 中学教学课程教学 | 兴师发[2013年]40号 |
4 | 信息技术学院 | 吴晓刚 | 计算机网络 | 兴师发[2013年]40号 |
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有校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1个省级实验室,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贵州省民委在该校建有“贵州省民汉双语教学服务基地”。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个, 共建教育实习基地2个。
省级精品课程(1门):《数学分析》(本科)
省级实验室(1个):物理系基础物理实验室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个):富士康公司实习实训基地(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与富士康公司共建)
共建教育实习基地(2个):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基地(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与遵义县第一中学共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与兴义市第五中学共建)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3个):应用心理学、化学(化学与合成方向)、应用化学(天然产物提取方向)
校级精品课程列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批准时间 |
1 | 电子技术(高职) | 黄体音 | 2005年 |
2 | 电磁学及实验(高职) | 李川 | 2013年 |
教学成果
2015年3月,在贵阳体育馆举办了“幸福贵州健美女性”——2015年度“体育彩票杯”三八妇女健身操(舞)大赛中获两个一等奖。
2015年11月,“邮储银行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举行,该校“追梦ing”团队的《“点到面”模式在农村市场推广邮储银行电子银行策划方案》荣获全国二等奖。
2015年12月,由省教育厅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贵州省第一届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该校邱田荣同学获得语文组三等奖,熊省同学获得物理组三等奖。卢芳、谭亚男、马永桥、熊春菊4位同学获得优秀奖。
2016年4月,在该校举行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选拔赛中,该校“万峰林梦之队”获得了第一名。“万峰林梦之队”、“创意追梦队”、“甘泉组合队”、“追梦ing”、“华龙甲团队”这五支队伍将代表该校参加省“三创”比赛。
截至2017年5月,学校有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研究所,16个非编制常规研究机构,贵州省民委在该校建有“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贵州省黔西南特色产业扶贫与生态修复2011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民族药用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校级研究所(1个):南北盘江流域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省民委基地(1个):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挂靠各教学部门的非编制常规科研机构
序号 | 挂靠单位 | 机构名称 | 负责人 |
1 | 政治与历史学院 | 历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 龙凯 |
2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中国古代美学研习所 | 熊洪斌 |
3 | 外国语学院 | 黔西南州英语教育研究所 | 娄萌 |
4 | 数学科学学院 | 初等数学研究所 | 彭光明 |
5 | 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 | 材料制备与性能检测研究所 | 张星 |
6 | 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 | 电子技术研究所 | 周家萍 |
7 | 生物与化学学院 | 绿色化学合成与技术研究所 | 郑玉国 |
8 | 生物与化学学院 | 黔西南生物多样性与药用资源研究所 | 詹孝慈 |
9 | 体育学院 | 黔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所 | 张兴毅 |
10 | 信息技术学院 | 网络与智能化研究所 | 张胜礼 |
11 | 教育科学学院 | 贵州民族心理研究所 | 张翔 |
12 | 教育科学学院 | 黔西南民族教育研究所 | 江露 |
13 | 艺术学院 | 黔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所 | 韦家燕 |
14 | 公共事业管理学院 | 盘江乡村治理与社区发展研究所 | 龚晓林 |
15 | 经济与贸易学院 | 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 | 彭芳 |
16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所 | 殷运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