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贵州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0 14:00:21发布时间:2022-02-22 14:48:48

 贵州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贵州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贵州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3958人,其中,专任教师2842人,教授490人、副教授1121人,具有博士学位902人、硕士学位876人。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青年千人计划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12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2人、贵州省省管专家45人。此外,有连续3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连续4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人。


院士马克俭(专职)宋宝安
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丁贵杰、宋宝安、王一波、金道超、杨松


  科研机构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和示范点19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10个。



  学校尤其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和服务贵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有白酒研究院、国际民间艺术研究院、民族学研究院(中国苗学研究院)、喀斯特地貌博物馆、西部少数民族博物馆、阳明文化研究院、东盟研究院、长征文化研究院、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和西部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科研平台


科研机构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喀斯特山区植物资源利用与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贵州省高性能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西南药用生物资源工程研究中心
共建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高性能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生化工程中心
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
贵州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
贵州省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CAD应用工程技术中心
贵州省光电子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微纳电子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博弈、决策与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大环化学与超分子化学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药用植物繁育与种植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电力系统智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生物质化学利用工程实验室
贵州省智能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贵州省烟草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激光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材料结构与强度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企业技术中心
省级人文社科基地中华传统文化和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中国西部能力研究中心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先进材料与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贵州省节能建筑与钢结构协同创新中心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