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成都体育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截至2013年,学校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570余人,高级职称240余人,中级职称270多人,国际和国家级裁判、运动健将各100余人。学校涌现出不少蜚声体育界的专3年家、学者,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共70余人、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40余人。有4个四川省高校教学团队。
四川省教学名师
姓名 | 获准时间 |
---|---|
刘建和 | 2008 |
郝勤 | 2009 |
袁琼嘉 | 2010 |
余吉成 | 2010 |
四川省高校教学团队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团队 | 张选惠 | 2010 |
运动训练教学团队 | 刘青 | 2009 |
体育教育教学团队 | 刘建和 | 2008 |
运动人体科学教学团队 | 苏全生 | 2007 |
国家精品课程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
乒乓球 | 刘建和 | 2010 |
四川省精品课程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
网球 | 刘青 | 2010 |
艺术体操 | 洪小平 | 2010 |
体育产业概论 | 程林林 | 2010 |
举重 | 杨世勇 | 2010 |
体育旅游基础技能 | 柳伯力 | 2009 |
学校体育学 | 霍红 | 2009 |
游泳 | 丛宁丽 | 2009 |
篮球 | 郭永东 | 2008 |
体育史 | 郝勤 | 2008 |
传统体育养生 | 张选惠 | 2008 |
排球 | 舒为平 | 2007 |
乒乓球 | 刘建和 | 2007 |
足球 | 余吉成 | 2007 |
运动解剖学 | 袁琼嘉 | 2007 |
体操 | 潘小非 | 2006 |
郑氏伤科推拿学 | 蓝肇熙 | 2006 |
运动生理学 | 苏全生 | 2006 |
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 | 郝勤 | 2005 |
田径 | 刘建 | 2005 |
全民健身概论 | 王广虎 | 2005 |
运动生物力学 | 周继和 | 2005 |
体育保健学 | 侯乐荣 | 2005 |
武术 | 温佐惠 | 2005 |
教学成果
在2006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在国体育院校教学成果奖评审和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9项;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获得首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教育部“新苗体育奖学金”。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田径、水球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八大赛事中,共获得金牌258枚、银牌235枚、铜牌223枚。(截至2007年)
截至2013年底,学院有一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
校级: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