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西华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0 14:11:23发布时间:2022-02-22 12:08:58

西华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西华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西华师范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先后汇聚了一批教学名师,著名墨学家伍非百,当代著名学者、古诗词专家郑临川,古代文学专家周虚白、傅平骧,历史学者李炳英,哲学家李耀仙,国际公认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胡锦矗,生物隐翅虫科分类专家郑发科,数学函数论专家顾永兴,植物分类专家秦自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此教书育人。


截至2019年4月,该校共有教职员工25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10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600余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四川省“千人计划”、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四川省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各级各类优秀人才98人;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6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姓名研究所属学科门类批准时间姓名研究所属学科门类批准时间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
胡锦矗生物学1987年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人)
胡锦矗生物学1991年陈宁高等教育学、体育教育学1999年
秦自生生物学1991年王安平马克思主义理论2000年
郑发科生物学1991年蔡铎昌化学2001年
汤泽生生物学1992年聂应德政治学2004年
李培湘哲学1992年杨树政物理学2005年
徐邓耀地理学1993年张继华教育学2005年
王代敬经济学1993年李化树教育学2006年
佘正松古典文学1997年彭建设物理学2006年
李明东计算机科学1997年彭正松生物学2008年
杜学元教育学1997年胡碧玉经济学2010年
张炎数学1998年冯文全教育学2014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


王安平马克思主义理论2007年张泽钧生物学2011年
周材权生物学2008年蒋青权物理学2012年
苟兴龙化学2009年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7人)
胡锦矗生物学2000年李化树教育学2010年
佘正松古典文学2002,2011王安平马克思主义理论2011年
陈 宁体育学2002,2010周材权生物学2011年
杨树政物理学2004,2011冯文全教育学2011年
聂应德政治学2005,2013周晓琳中国古代文学2013年
郑发科生物学2005年罗志全物理学2015年
李培湘1教育学2006年李军应用数学2015年
蔡东洲历史学2006,2013刘进文艺学2015年
彭正松生物学2010年
四川省有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李明东 计算机科学1994年侯万儒生物学2011年
陈 宁体育学1996年周晓琳中国古代文学2011年
佘正松古典文学1997年吴双清理论物理2013年
王安平马克思主义理论1999年刘 进文艺学2013年
黄浩耘图书馆学1999年吴晓燕政治学2013年
刁永锋教育学 物理学2007年吴佩林历史学2013年
罗志全物理学2010年曾洪伟英美文学2015年
李佳孝教育学2010年蒋青权理论物理2015年


 教学成果
  2011-2016年,学校共承担各类教学科研项目1000余项。有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120项,其中国家特色专业7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5项;有四川省“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361项;获得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47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学(2010)、体育教育(2010)、地理科学(2010)、生物科学(2007)、汉语言文学(2007)、思想政治教育(2008)、物理学(2009)
  国家级精品课程:全民健身概论
 国家级教学团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2010)
  省级特色专业:环境科学(2010)、心理学(2010)、应用
  电子技术教育(2010)、思想政治教育(2006)、生物科学(2006)、汉语言文学(2006)、历史学(2007)、教育学(2007)、物理学(2007)、化学(200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8)、音乐学(2008)、地理科学(2008)、生物技术(2009)、体育教育(2009)、教育技术学(2009)
 省级教学团队:教育学专业教学团队(2010)、动物学教研室教学团队(2010)、古代文学教研室教学团队(2007)、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2008)、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教研室教学团队(20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2009)、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学团队(2009)
  省级精品课程:教育概论、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学、教育技术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美学、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及作品选讲、世界近现代史、历史文献学、中国近代史、中国古代史、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实变函数论、数值方法与计算机技术、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原子物理、高频电路、力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人文地理学、环境保护、水文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声乐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政治学原理、原子物理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动物学实验中心(2007)、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2008)、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心(2009)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拥有省级高水平社会科学研究团队3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2个。建有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中心西南分中心、国家林业局竹资源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熊猫主食竹保育示范基地,四川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落下闳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四川省区域和国别重点研究基地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四川省落下闳研究会、四川省昆虫学学会等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川北历史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四川省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科普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拥有四川省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生态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研究院等科技转化与社会服务科研机构。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化学合成与污染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川北历史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科普基地)、四川省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四川省区域和国别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化学应用与化学污染控制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丘陵地区国土资源统筹利用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