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成都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1 01:06:51发布时间:2022-02-22 11:37:26

 成都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成都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成都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者400余人,博士、硕士生导师300余人。其中“国医大师”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首届高校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8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8人,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4人,四川省名中医66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 [4]  [20]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方剂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邓中甲

  中药品质教学团队 带头人:卫莹芳

 针灸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梁繁荣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方剂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邓中甲

  中药品质教学团队 带头人:卫莹芳 


  针灸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梁繁荣

 中药学教学团队 带头人: 张廷模

  康复教学团队 带头人:金荣疆

 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

  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中药学、中医学、中医内科学、临床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眼科学、生药学、针灸推拿学、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妇科学、方剂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方剂学、方剂学、中医肝胆病学、生药学、中医内分泌病学、民族医学、中医急诊学、药理学、针灸学、药物化学、温病学、中医临床基础、金匮要略、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养生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护理学、推拿学、民族药学、中药炮制学、中医神志病学、中药毒理学、中医药信息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31门。

  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药用植物学、中药学、针灸学、方剂学、中医眼科学 

 省级精品课程(31门):中医耳鼻喉科学、康复疗法学、推拿学基础、中医儿科学、中药鉴定学、中医诊断学、伤寒学、骨与关节损伤、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内科护理学、医学伦理学、金匮要略、温病学、刺法灸法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中药化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护理学基础、经胳腧穴学、中药炮制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7门):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藏医学

  截至2017年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共有各级各类实验室68个,其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饮片炮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四川),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中药GCP中心

  省级研究中心:四川省中药筛选评价中心、四川省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四川省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所

  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针灸经穴效应协同创新中心 

  校级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临床医学研究所、中药研究所、针灸推拿研究所、民族医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成都分中心、中医药文化中心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