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西南医科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据2016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本部专任教师近千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超过70%,具备高级职称的比例超过50%;在三所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师一千余人,并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中级及以上职称。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四川省“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四川省教学名师5人,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4个,四川省师德标兵1人,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7人,四川省优秀青年教师标兵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3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8人,厅局级和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48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曾晓荣
全国优秀教师:余荣光、胡礼振、刘金龙
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徐建明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陈秋、王钦、代荣阳、江涌
四川省“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徐建明
四川省教学名师:冯志强、罗兴林、税青林、王明杰、曾晓荣
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名称 | 团队负责人 |
---|---|
内科学教学团队 | 徐勇 |
外科学教学团队 | 廖斌 |
麻醉学教学团队 | 唐显玲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团队 | 龙汉安 |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生理学、诊断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外科学总论、组织学与胚胎学
据2016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省医学重点实验室2个。
科研机构 | 下设重点实验室 | 级别 |
---|---|---|
心血管医学研究所 | 医学电生理实验室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医学电生理实验室 |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
四川省医学重点实验室 | ||
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
膜通道功能、结构与信号转导同步研究基地 | 四川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 |
心肌电生理实验室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 | |
药物与功能性食品研究中心 | 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分子药理实验室 | 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医学基础研究中心 |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二级实验室 |
表观遗传与肿瘤实验室 | 四川省医学重点实验室 | |
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 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
肿瘤表观遗传实验室 | 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
转化医学中心 | 肿瘤医学研究所 | 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中西医结合防治器官纤维化实验室 | 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
护理器械研发实验室 | 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
西南医科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 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分中心 | |
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
医学人文研究中心 | 医院管理和发展研究中心 | 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附属医院科研机构 | 分子医学实验中心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实验室 |
分子影像实验室 | 四川省医学甲级建设重点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