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西南政法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1 01:58:41发布时间:2022-02-22 09:35:49

西南政法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西南政法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西南政法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8月,学校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余人,包括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重庆市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重庆市教学团队10个。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田平安

  重庆市教学名师(3人):赵中颉、孙鹏、田平安


  重庆市“两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 


序号姓名类别设岗学科
1岳彩申专职经济法


重庆市“巴渝特聘教授”(5人)


序号姓名类别设岗学科
1盛学军专职经济法
2李雨峰专职民商法
3孙长永专职刑法学
4卢代富专职经济法


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序号团队名称负责人获评年份
1经济法教学团队李昌麒2008
2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田平安2009
3刑事诉讼法教学团队孙长永2010


重庆市教学团队(10个)


序号团队名称负责人获评年份
1经济法教学团队李昌麒2007
2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田平安2007
3刑事诉讼法教学团队徐静村2007
4法理学教学团队付子堂2008
5侦查学专业教学团队管光承2008
6民法学教学团队李开国2008
7刑法学教学团队刘建宏2008
8商法学教学团队赵万一2009
9政治学教学团队肖唐镖2009
10行政法教学团队王学辉2009

 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刑事诉讼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法理学、商法学、民法学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史


  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2门):外国民商法、国际贸易法成案分析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商法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法学专业、侦查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新闻学专业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侦查学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知识产权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证据技术实验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教育实践基地 

  教学成果

  2000年-2014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28项,其中有3项教学研究成果分别获第四、五、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有4部教材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9部教材分获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评奖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9部教材获准进入“十一五”规划教材项目序列。



研究机构


序号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校级科研基地校级研究所
1毒品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心重庆高校物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经济法研究中心法学研究所
2中国农村经济法创制研究中心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欧盟法律研究所
3市场交易法律制度研究基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房地产法研究中心司法鉴定中心
4诉讼法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外国家庭法及妇女理论研究中心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国际法研究所
5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美国法律与政治研究中心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中心法律诊所
6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俄罗斯法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7中国市场经济法治研究中心内部审计创新研究中心矿产资源法研究中心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