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南宁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8-17 13:31:38发布时间:2022-02-21 13:44:01

 南宁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南宁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南宁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3月,学院有专兼职教师702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213人,占专任教师30.3%;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39人,占专任教师48.2%;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176人,占专任教师25.1%。有南宁市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一层次培养人选1人,校级教学团队4个。


 南宁市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一层次培养人选:李建

  校级教学团队:计算机类教学团队、移动通信类教学团队、室内设计技术教学团队、广告设计与制作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5月,学院有广西高校特色专业3个,广西自治区级民办高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4项,教育部一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1个,广西自治区示范性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广西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广西区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南宁市人才小高地项目1项,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教育部一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信息工程学院

  广西高校特色专业:交通运输(本科)、汽车运用技术(专科)、会计电算化(本科)

  广西区级协同育人平台: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轨道交通协同育人平台

 广西自治区级民办高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会计(专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科)、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

  广西自治区示范性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南宁市人才小高地项目:南宁市轨道交通人才小高地 

  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成果


项目名称获奖类别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赛训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2012年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服务思政教学的实践与探索2012年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民办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2012年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从创新训练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设计类专业培养流程再造的研究与实践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基于跨专业交叉培养和真项目实战训练的创新创业教学探索与实践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基于混合式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项目探索与实践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根据2017年10月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校内研究机构或平台10个。

  校内研究机构或平台:南宁学院质量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南宁学院信息安全研究所、南宁学院市场调查研究所、中国-东盟汽车应用技术与服务研发中心、中国-东盟物流研究院、南宁学院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南宁学院高博软件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西分院、新桂商研究院

  研究成果

  2014年,在2014年度南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评选中,学院廖剑平老师的《基于3D-OCT视网膜动脉堵塞病人视网膜层强度分析框架》、周化钢老师的《职业院校“订单式”人才储备库设计与实现》及范毅老师的《LJ276发动机电喷化改动设备》论文均荣获三等奖。

  2015年,学院获2015年度广西科协高校青年教师及研究生专题课题资助1项,获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1项,资助经费1万元,获2015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立项7项,10个项目获2015年邕宁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立项,资助经费共98万元,11位老师获得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立项11项,其中一般项目10项,专利倍增计划项目1项。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