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东莞理工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1 07:14:08发布时间:2022-02-21 09:21:10

 东莞理工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东莞理工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东莞理工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1402人,其中正高职称168人,具有高职称人员496人,博士42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陈和生、周炳琨、王立军 [15]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杨志峰等6人(双聘、特聘),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 “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11人。此外,学校还聘请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衍达等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截至2017年6月,学校有广东省重点学科5个,第一期学科建设工作中,认定5个校级重点学科;在第二期学科建设工作中,认定8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广东省立项建设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是支撑学科专业,首轮建设期累计投入约7200万元,二期建设投入2500万元。

学科建设专业名称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5个)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
学术型硕士点(2个)(筹建)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校重点建设学科(13个)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区域经济学、环境工程、工程热物理、光电信息工程、结构工程、应用数学、法学理论


  截至2017年6月,学校参与“科技东莞”工程,与西门子公司、华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国际知名企业、名牌大学、著名科研院所积极开展科研平台建设合作,与西门子公司共建了全国高校首家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以及建设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东莞新能源研究院、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型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德精密制造技术中心等一批重点科研平台。现有省级平台18个,市级平台23个,其中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广东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3个、广东高校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2个、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广东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东莞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东莞市级重点实验室17个、东莞市工程中心2个,市厅级社科科研平台2个;另建有校所联合实验室5个,校内科研机构15个



科研机构机构名称
校所联合实验室(5个)01.中子探测与快电子技术联合实验室02.中国散裂中子源机电技术研发联合实验室03.中国散裂中子源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04.下一代互联网联合实验室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01.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01.广东省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02.广东省新型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03.广东省化工材料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4.广东省电子商务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5.广东省极端环境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6.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7.广东省废水能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8.广东省太赫兹检测与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9.广东省制造过程智能控制与优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3个)01.广东高校化工清洁生产与绿色化学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02.广东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技术开发中心03.广东省普通高校嵌入式与测控系统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高校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及国际合作重大项目(1个)01.中德精密制造技术中心(核能装备遥控维护作业机械手研发)
广东高校创新团队项目(1个)01.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及应用创新团队
东莞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01.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02.中德精密制造技术中心
东莞市重点实验室(9个)01.东莞市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02.东莞市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03.东莞市复杂网络重点实验室04.东莞市现代分离技术重点实验室05.东莞市大气复合污染重点实验室06.东莞市快电子技术与测控系统重点实验室07.东莞市网络安全重点实验室08.东莞市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09.东莞市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校级研究中心(13个)01.东莞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中心02.东莞生命教育研究中心03.东莞城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04.东莞市知识产权促进中心05.经济法律研究咨询中心06.生物传感器研究中心07.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心08.光信息技术研究中心09.现代制造工程研究中心10.嵌入式系统研究中心11.软件研究中心12.材料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13.图像信息与测试研究中心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