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武汉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截至2017年11月,武汉大学共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700余人,有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10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22人次“973项目”(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6位“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5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56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68位长江学者特聘及讲座教授、39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共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3个。
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 | 查全性 | 卓仁禧 | 李德仁 | 邓子新 | 张俐娜 |
舒红兵 | 龚健雅 | 朱玉贤 | 夏军 | ||
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 | 李德仁 | 宁津生 | 刘经南 | 张祖勋 | 茆智 |
李建成 | 李晓红 | ||||
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0人) | 谭崇台 | 彭斐章 | 陶德麟 | 李龙 | 冯天瑜 |
刘纲纪 | 宗福邦 | 胡德坤 | 马费成 | 曾令良 | |
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 | 石云霞 | 汪存信 | 姚端正 | 樊明文 | 郭齐勇 |
李征航 | 孟勤国 | 马费成 | 赵林 | 罗以澄 | |
刘耀林 | 丁俊萍 | 何炎祥 | 边专 | 程功臻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3人) | 徐超江 | 邓子新 | 龚健雅 | 易帆 | 李建成 |
吕应堂 | 赵少荣 | 邹恒甫 | 李晓红 | 谭铮 | |
于刚 | 舒红兵 | 孙元章 | 陈化 | 庞代文 | |
赵兴中 | 陈政 | 孙蒙祥 | 邓晓华 | 刘正猷 | |
周翔 | 卢欣 | 刘梦赤 | 冯钰锜 | 周创兵 | |
王高峰 | 黄双全 | 张绍东 | 赵会江 | 郭德银 | |
汪国平 | 雷爱文 | 章晓联 | 庄林 | 杨楚罗 | |
张先正 | 卢文波 | 李振 | 刘义 | 李典庆 | |
张希承 | 施闯 | 汪的华 | |||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2人次,含连任) | 周翔 | 吴建国 | 周创兵 | 刘奋勇 | 张良培 |
庞代文 | 郭德银 | 孙蒙祥 | 李建成 | 单杰 | |
李德毅 | 龚健雅 | 舒红兵 | 陈智 | 李德仁 | |
何克清 | 郭林 | ||||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 李晓红 | 刘正猷 | 赵兴中 | 谭铮 | 庞代文 |
黄进 | 李建成 | 曾国安 | 周创兵 | 舒红兵 | |
艾廷华 | 肖永平 | 郭林 | 张绍东 | 章晓联 | |
朱庆 | 周翔 |
国家级教学团队
序号 |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获批时间 |
---|---|---|---|
1 | 口腔内科教学团队 | 樊明文 | 2007 |
2 | 图书情报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马费成 | |
3 | 国际法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黄进 | |
4 |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李德仁 | 2008 |
5 | 微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陈向东 | |
6 | 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石云霞 | |
7 | 物理基础核心理论课程教学团队 | 姚端正 | 2009 |
8 | 卫星导航定位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李征航 | |
9 | 西方哲学教学团队 | 赵林 | |
10 | 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团队 | 汪晖 | |
11 | 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程功臻 | 2010 |
12 | 理信息系统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刘耀林 |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3个):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要协同)、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牵头)
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测绘遥感信息工程、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病毒学(联合)、杂交水稻(共建)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多媒体软件、国家卫星定位系统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湖北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武汉大气遥感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植物发育生物学、口腔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地理信息系统、人工微结构、水力机械过渡过程、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水工岩石力学、组合生物合成与新药发现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有机硅化合物及材料、建筑物检测与加固、植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资源利用、雷电防护与接地技术、时空数据智能获取技术与应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环境法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信息资源研究中心、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媒体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