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长江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截至2016年1月,长江大学有教职工3080人,专任教师215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34人,副教授84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99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45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和湖北名师7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3人,湖北省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31人;有博士生导师88名,硕士生导师513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87人;有“双聘院士”4人,“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8人,“楚天学者”5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
全国优秀教师(部分):张忠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部分):方守国、李晓方、张友军、张敏、张昌民、何幼斌、郭海敏
国家级教学团队:《沉积岩石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地球物理测井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1月,长江大学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湖北省品牌专业1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9个。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3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2013年,在湖北省第七届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长江大学有14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2014年,长江大学张昌民、吴淑娟、白宗新等同志参与完成的《产学研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国家级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
湖北省品牌专业(部分):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资源勘查工程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石油工程、会计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应用化学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植物保护、应用化学、自动化、地理信息科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沉积岩石学、生产测井原理、地震勘探原理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透视地下油藏—找寻石油的地震方法、楚文化漫谈
省级精品课程:沉积岩石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中国当代文学、高等数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光学、大学物理、混凝土结构、感测技术、生产测井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大学物理实验、普通遗传学、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地震勘探原理、油藏物理、力学、医学免疫学、统计学、化工原理、油藏工程基础、钻井工程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特种水产养殖学、大学物理、信号与系统分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混凝土结构、生产测井原理、大学物理实验、沉积岩石学、地震勘探原理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母婴及儿童护理、楚文化漫谈、用光记录世界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1月,长江大学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室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8个、中石油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7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淡水渔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室: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研究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室: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防漏堵漏技术研究室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部分):荆楚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部分):湖北省生物菌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涝渍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节能照明光源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黄鳝繁育及养殖湖北省工程实验室
中石油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部分):中石油集团公司物探重点实验室、中石油集团公司测井重点实验室、中石油集团公司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石油集团公司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