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信阳师范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65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近60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10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河南省优秀专家9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4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河南省教学名师8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7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和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
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5个):
生物数学、 新型功能材料、大别山动植物遗传资源研究与种质创新、低维材料与清洁能源、微波通信与智能测控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建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个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3个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河南省特色品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门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
课程名称 | 课程主要负责人 | 课程名称 | 课程主要负责人 | 课程名称 | 课程主要负责人 |
---|---|---|---|---|---|
公共教育学 | 朱桂琴 | 高等代数 | 胡余旺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 邬长安 |
政治经济学 | 王文臣 | 有机化学 | 化学学院 | 常微分方程 | 数学学院 |
中国古代文学 | 杨有山 | 英语语言学 | 外语学院 | 植物学 | 卢东升 |
数学分析 | 郝涌、李学志 | 现代汉语 | 陈伟琳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衡彩霞 |
分子生物学 | 袁红雨 | 体育教学论 | 王小美 | 内容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建有4个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厅级社科研究机构;1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学研共建工程研发创新平台、1个河南省科学技术企业孵化器、1个河南省众创空间、1个河南院士工作站、2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学校与河南大学、信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信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与中国林科院共建“大别山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与信阳市人民政府共建“信阳市机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信阳市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共建“绿色建材协同创新中心”等。
人文社科研究机构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淮河文明研究中心、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河南省中原文化与闽台寻根研究中心
河南省红色资源研究中心
自然科学研究机构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豫南非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学研共建工程研发创新平台:河南省建材设备节能与智能化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新型节能矿物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河南省院士工作站: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院士工作站
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矿物节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别山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中心
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大别山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实验室、低维材料与制备实验室
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非金属矿物加工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先进微纳功能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共建研究机构
学校与中国林科院共建:大别山种群生态模拟与
控制重点实验室
学校与信阳市浉河区政府共建:信阳市机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学校与信阳方浩实业有限公司共建:非金属矿研发中心
学校与河南大学、信阳市政府共建:信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校级研究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古代文学研究所、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材料物理研究所、遗传研究所、文献信息研究所、非金属材料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南北过渡带研究中心、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所、环境与规划研究所、“豫南岩矿、宝玉石鉴定及加工中心”、大别山红色资源与文化发展研究院、跨文化语言研究中心
校级协同创新中心
矿物节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新中原华夏祖根文化保护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先进材料与清洁能源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中心、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协同创新中心、“身心健康预测、防控与训练协同创新中心”、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协同创新中心、当代河南文学与中原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大别山农业遗传资源研究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原书画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