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信阳师范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1 23:02:15发布时间:2022-02-17 12:32:09

信阳师范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信阳师范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信阳师范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65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近60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10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河南省优秀专家9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4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河南省教学名师8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7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和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


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5个):


生物数学、 新型功能材料、大别山动植物遗传资源研究与种质创新、低维材料与清洁能源、微波通信与智能测控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建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个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3个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河南省特色品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门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课程主要负责人课程名称课程主要负责人课程名称课程主要负责人
公共教育学朱桂琴高等代数胡余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邬长安
政治经济学王文臣有机化学化学学院常微分方程数学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杨有山英语语言学外语学院植物学卢东升
数学分析郝涌、李学志现代汉语陈伟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衡彩霞
分子生物学袁红雨体育教学论王小美内容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建有4个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厅级社科研究机构;1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学研共建工程研发创新平台、1个河南省科学技术企业孵化器、1个河南省众创空间、1个河南院士工作站、2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学校与河南大学、信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信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与中国林科院共建“大别山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与信阳市人民政府共建“信阳市机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信阳市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共建“绿色建材协同创新中心”等。 

  人文社科研究机构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淮河文明研究中心、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河南省中原文化与闽台寻根研究中心

  河南省红色资源研究中心

  自然科学研究机构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豫南非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学研共建工程研发创新平台:河南省建材设备节能与智能化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新型节能矿物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河南省院士工作站: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院士工作站

  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矿物节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别山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中心

  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大别山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实验室、低维材料与制备实验室

  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非金属矿物加工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先进微纳功能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共建研究机构

  学校与中国林科院共建:大别山种群生态模拟与

  控制重点实验室

  学校与信阳市浉河区政府共建:信阳市机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学校与信阳方浩实业有限公司共建:非金属矿研发中心

  学校与河南大学、信阳市政府共建:信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校级研究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古代文学研究所、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材料物理研究所、遗传研究所、文献信息研究所、非金属材料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南北过渡带研究中心、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所、环境与规划研究所、“豫南岩矿、宝玉石鉴定及加工中心”、大别山红色资源与文化发展研究院、跨文化语言研究中心

  校级协同创新中心

  矿物节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新中原华夏祖根文化保护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先进材料与清洁能源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中心、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协同创新中心、“身心健康预测、防控与训练协同创新中心”、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协同创新中心、当代河南文学与中原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大别山农业遗传资源研究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原书画协同创新中心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