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师范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齐鲁师范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12月,全校共有专任教师635人,符合双师双能型标准的教师达25%以上。现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省级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培育)团队1个、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教学团队2个、干事创业好团队1个、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山东省教学名师:陈海燕、魏培海、吴冰沁、宋继和
山东省优秀教师:林成策、陈海燕、李雁、王维
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陈海燕、李红婷
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 团队责人 | 获评时间 |
---|---|---|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 | 陈海燕 | 2011年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团队 | 魏培海 | 2009年 |
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所属学院 |
---|---|---|---|
1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陈海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宋继和 | |
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刘振光 | |
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张红芹 | |
5 | 现代汉语 | 李清民 | 文学院 |
6 | 中国古代文学 | 秦元 | |
7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鞠忠美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8 | 市场营销学 | 董洪日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9 | 微观经济学 | 蔡平 | |
10 | 高等代数 | 蔡平胜 | 数学学院 |
11 | 解析几何 | 马燕 | |
12 | 数学分析 | 高庆龄 | |
13 | 仪器分析 | 魏培海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14 | 微生物学 | 李志香 | 生命科学学院 |
15 | 植物组织培养 | 于慧敏 | |
16 | 大学体育与健康 | 刘健 | 体育学院 |
教学成果
在七十年的发展积淀基础上,学校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定位,确立了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两性一型”的办学定位,形成了教师教育、文化育人、服务地方“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面,推进知识范式向能力范式转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不断增强,近几年在全国全省大学生从业技能大赛、“挑战杯”、“创青春”、“赛伯特杯”、数学建模和学校体育竞赛中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600余项。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就业质量、就业层次稳居全省高校前列。
序号 | 成果名称 | 负责人 | 获奖级别 |
---|---|---|---|
1 | 农村初中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创新 | 李红婷 | 国家级二等奖 |
2 | 农村初中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创新 | 李红婷 | 省级一等奖 |
3 | 基于网络环境的省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模式 | 省级一等奖 | |
4 | 自组织的中小课程与教学改进行动研究 | 李秀伟 | 省级一等奖 |
5 | 《快乐的启蒙化学》学校特色课程研究 | 程同森 | 省级一等奖 |
6 | 政府、高校、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师的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 李中国 | 省级一等奖 |
7 | 基于职业能力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林松柏 | 省级三等奖 |
8 | 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学》品牌专业教学建设 | 王维 | 省级三等奖 |
9 | 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教学团队,深化学科教学论课程建设,积极服务基础教育 | 李红婷 | 省级三等奖 |
10 | 英语“合作教与学”模式研究 | 梁承锋 | 省级三等奖 |
11 | 高职音乐专业《和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房思钊 | 省级三等奖 |
12 | 《微生物》学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 | 李志香 | 省级三等奖 |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9月,学校拥有“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1个、“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培育)团队1个、山东省研究中心1个、联合科研机构1个、校级人文社科基地4个、校级重点实验室5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8个、校级研究所20个、校级研究中心4个。
科研平台类别 | 科研平台名称 |
---|---|
“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 | 基础教育研究院 |
“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能源植物种质创新与改良实验室 |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培育)团队 | 功能材料研究团队(负责人:张修堂) |
山东省研究中心 | 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
山东省教育史志研究中心 | |
联合科研机构 | 玉米分子育种研究院(齐鲁师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 |
校级人文社科基地 |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
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 | |
乡村旅游规划研究院 | |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 |
校级重点实验室 | 能源植物实验室 |
多酸化学实验室 | |
小分子免疫药物与材料实验室 | |
动物应激与疾病实验室 | |
玉米分子育种研究中心 | |
校级科研创新团队 | 功能材料研究团队 |
能源植物资源与功能基因研究团队 | |
儿童文学创作研究团队 | |
教育发展与比较研究团队 | |
应激性疾病的机理及其防治研究团队 | |
非线性泛函分析研究团队 | |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研究团队 | |
公司财务与会计研究团队 | |
校级研究所 | 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
素质教育研究所 | |
文学与文学理论研究所 | |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 | |
跨文化传播研究所 | |
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 |
地理与旅游研究所 | |
经济研究所 | |
管理研究所 | |
非线性分析研究所 | |
凝聚态物理研究所 | |
化学与化工研究所 | |
低维功能纳米材料研究所 | |
药物研究所 | |
玉米功能基因组研究所 | |
无线传感研究所 | |
音乐教育研究所 | |
学校体育与健康促进研究所 | |
美术教育研究所 | |
陶瓷艺术研究所 | |
校级研究中心 | 中小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 |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中心 | |
过敏性疾病分子诊断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