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山东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截至2016年5月,学校有教职医护员工3900余人。荣获国家“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0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4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63人。有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1个。
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入选时间 |
---|---|---|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教学团队 | 孙广仁 | 2007年 |
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 | 刘家义 | 2008年 |
中医文献学教学团队 | 王振国 | 2009年 |
针灸学课程教学团队 | 谭奇纹 | 2010年 |
中医外科学教学团队 | 宋爱莉 | 2011年 |
中医方药学教学团队 | 王均宁 | 2012年 |
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入选时间 |
---|---|---|
情志病症研究创新团队 | 乔明琦 | 2008年 |
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文献学概论、中医外科学。
省级精品课程(33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文献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商品学、针灸学、伤寒论、中药药剂学、中医古汉语基础、内经选读、金匮要略、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推拿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炮制学、针灸治疗学、中药学、中医护理学、急救护理学、临床护理综合技能、护理管理学、中医心理学、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生药学、中药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中医各家学说、温病学、中国医学史。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
中医药经典理论实验室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试验室(6个) |
中药质量分析实验室 |
微循环实验室 |
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
中药制剂实验室 |
视觉分析实验室 |
辅助生殖技术实验室 |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 |
中医药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 |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眼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
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 |
山东省中药药效物质发现与纯化工程实验室 |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 |
中西医结合眼病防治技术(强化建设) |
中药资源学(强化建设) |
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 |
中医心血管病 |
天然药物 |
中药制剂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第一批8个) |
国医大师张灿玾传承工作室 |
张珍玉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张鸣鹤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尚德俊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郑惠芳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焦中华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丁书文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王国才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第二批6个) |
程益春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姜兆俊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林慧娟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周翠英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尹常健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单秋华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 |
高血压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
山东省工程技术中心(3个) |
山东省中医经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中药炮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中药材良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 |
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中心(强化建设) |
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 |
中医药抗病毒协同创新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