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据2018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师176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20人,博士生导师180余人。专任教师中有两院院士10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资助及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2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及海外特聘专家1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17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6人。
学校又3个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个创新团队入选“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1学科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
院士
专职院士 | 沈忠厚 |
兼职院士 | 张国伟、汪集暘、苏义脑、顾心怿、宋振骐、吴文俊 |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入选时间 |
---|---|---|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蒋有录 | 2008年 |
电工电子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刘润华 | 2009年 |
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 管志川 | 2010年 |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研究方向 | 带头人 | 入选时间 |
---|---|---|
重质油高效转化的绿色化学与工程 | 刘晨光 | 2007年 |
海洋油气井钻完井理论与工程 | 孙宝江 | 2010年 |
复杂油藏开发和提高采收率的理论与技术 | 姚军 | 2012年 |
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入选时间 |
---|---|---|
油气地质与勘探创新团队 | 查明 | 2008年 |
油气田开发创新团队 | 姚军 | 2012年 |
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入选时间 |
---|---|---|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蒋有录 | 2007年 |
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管志川 | 2007年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 刘永红 | 2008年 |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 栾述文 | 2008年 |
电工电子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刘润华 | 2009年 |
过程设备课程教学团队 | 金有海 | 2009年 |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团队 | 刘衍聪 | 2010年 |
有机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夏道宏 | 2010年 |
地质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陈世悦 | 2011年 |
化学工程实践教学团队 | 刘雪暖 | 2012年 |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钻井工程、电工电子学、油藏工程。
省级精品课程
有机化学、电工电子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工程图学、沉积学、程序设计语言、高等数学、工程力学、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构造地质学、钻井工程、工程流体力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机械原理与设计、工程材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计算机文化基础、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油藏工程、物理化学、金工实习、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财务会计学、矿物岩石学、采油工程、大学物理实验、大学体育、化工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技术基础、油层物理、油气集输、数值计算方法、油田化学、运筹学、经济学、理论物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机械CAD基础、微机原理、油库设计与管理、石油化学、渗流力学、石油工业概论、化工过程流体机械、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基础联合课程(机械制造工程基础、机械制造实习、机械创新设计实践)、电路分析、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普通物理学、石油炼制工程、信号与系统、近代物理实验、工业安全信息化技术基础联合课程(安全工程信息化技术、机电信息检测与处理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综合实践)、建筑材料与施工管理联合课程(工程监理概论、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石油化工容器与设备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联合课程(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气藏工程(双语)、市场营销学、英语精读。
据2018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69个国家及省部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
实验室类别 | 实验室名称 | 依托学院 |
---|---|---|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化院、石工、理学院 |
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 | 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石工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石工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 | 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化院 |
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机电 |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研究中心(1个) | 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地学院、化院、石工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实验室(1个) | 材料电子理论研究室和材料界面实验室 | 机电 |
山东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1个) | 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 | 地学院 |
山东省科技厅研究中心(7个) | 山东省油田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石工 |
山东省提高油气采收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石工 | |
山东省海洋石油钻采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机电 | |
山东省油区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石工 | |
山东省油田含油污水处理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科学技术研究院 | |
山东省物理法采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山东省校园节能监测及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山东省科技厅推广中心(2个) | 山东省无石棉摩擦材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 机电 |
山东省高压水射流新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 石工 | |
山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7个) | 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 | 石工 |
生物工程与技术 | 化院 | |
盆地分析与油气储层地质 | 地学院 | |
海洋油气工程 | 石工 | |
油气储运工程 | 储建学院 | |
复杂储层测井新技术 | 地学院 | |
新能源物理与材料科学 | 理学院 | |
山东省教育厅研究中心(1个)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研究室(11个) | 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室 | 地学院 |
测井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室 | 地学院 | |
物探重点实验室 | 地学院 | |
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高压水射流钻井研究室 | 石工 | |
催化重点实验室 | 化院 | |
重质油加工重点实验室 | 化院 | |
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水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室 | 石工、机电 | |
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油气运聚机理研究室 | 地学院 | |
HSE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室 | 化院、机电 | |
油藏描述重点实验室-储层非均质表征方法研究室 | 地学院 | |
油气地下储库工程重点实验室-储气库钻采工程研究室 | 储建学院 |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研究中心(3个) | 采油工程软件与信息中心 | 石工 |
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 化院 | |
沥青技术开发中心 | 化院 |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1个) | 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 石工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究中心(1个) | 重质油利用研究中心 | 化院 |
青岛市重点实验室(1个) | 青岛市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 | 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 |
青岛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 | 青岛市非常规能源开发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石工 |
青岛市随钻仪器及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计通 | |
青岛市海洋石油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 机电 |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1个) |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油气井工程超临界流体重点实验室” | 石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