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东华理工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2 14:23:15发布时间:2022-02-16 11:12:34

东华理工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东华理工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东华理工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由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担任名誉校长,现有教职员工2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


  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教

  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井冈学者”,江西省“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江西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等学校骨干教师”,“江西省特殊津贴获得者”等一批学术领军人才。

  学校聘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总统顾问等2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

 省级教学团队(4个):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地球物理学教学团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工商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重点学科

  江西省一流学科(3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学科(2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核科学与技术。 

 江西省高校重点学科(4个):地质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商管理。

  江西省高等学校重中之重学科(1个):地质工程。

 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2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核科学与技术。

  核工业部重点学科(4个):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水文学及水资源、分析化学、核技术与应用。

  教学建设

  教学成果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是国家级、省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试点高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建有国家管理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防军工专业11个、国防重点专业1个、国防紧缺专业1个、江西省品牌专业14个,7个专业开展“卓越计划”试点工作。拥有3个省级研究生创新基地。

  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东华理工大学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放射性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特色专业(5个):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放射性水文地质)、环境工程(辐射环境监测)、测绘工程(放射性矿山地形测量与核电工程测量)。

 国防军工专业(9个):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测绘工程、核工程和核技术、应用化学(放射性岩石矿物分析)、地球化学(放射性岩矿鉴定)、材料科学与工程(核废料地质处理回填材料) 。

  国防重点专业(1个):资源勘查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

  江西省品牌专业(14个):资源勘查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测绘工程、应用化学、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会计学、市场营销、勘查技术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法学、电子信息工程。

  创新实验区(2个):核地学类应用开发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电子信息类嵌入式系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江西省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拥有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际原子能机构参比实验室等12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铀资源勘查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和质谱科学与仪器协同创新中心2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4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 。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东华理工大学“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放射性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环境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地球环境”实验室、“核资源与环境”国际合作基地、江西省质谱科学与仪器重点实验室、纳微构筑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昌分支机构、“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

  工程研究中心: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参比《仲裁》实验室,具备核地学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与测试)、“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核辐射探测及应用”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设施数字工程实验中心、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江西省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