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江西理工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截至2019年5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390人、博士教师600余人),其中,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4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万人计划”创业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863”首席科学家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A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全国模范(优秀)教师60余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省部级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和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共200余人;正副教授700余人,博士生导师30余人,硕士生导师400余人。学校还聘请了严纯华、赖远明、左铁镛、古德生、邱定蕃、孙传尧、张文海、余艾冰、安德烈·盖姆等中外院士和1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并聘有10多名外籍教师在校常年任教。
双聘院士:严纯华、赖远明、张文海等。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拥有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国家科研平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还有3个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智计划工作站,2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8个实验中心和288个校内外实习基地。
国家特色专业:采矿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冶金工程
国家卓越计划专业:自动化、冶金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金属材料、测绘工程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联合培养基地
基地名称 | 中心名称 |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江西理工大学-安徽铜陵化工集团新桥矿业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西理工大学-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西理工大学-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西理工大学-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矿业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矿业工程实验中心、测绘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测绘工程中心、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中心、电子技术与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机电实验中心、高层次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通信与光电技术实验中心、信息技术实验中心、电子与通信实验中心、社会体育实验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材料实验中心 |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赣州市天力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江特锂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江西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赣南地质工程研究总院 |
本科生实习基地 | 江西理工大学东同矿业实习教学基地、梅山铁矿实习教学基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土木工程路桥方向实践教学基地、赣州市环境保局环境监测站、钢铁冶金实践教学基地、洛阳铜加工实习基地、铝电解实践教学基地、交通工程专业赣州市公交公司实践基地、机械工程东风汽车实践教学基地、江西理工大学与上海杰普软件公司、江西理工大学与赣州电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工程专业实习就业基地、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习基地、江西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基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基地、商业动画实践教学基地、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章贡区人民检察院)、江西理工大学翻译实践教学基地、工程背景软件复合人才实践教学基 |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拥有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国家科研平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还有3个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智计划工作站,2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8个实验中心和288个校内外实习基地。
国家级平台 | 国家钨与稀土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 |
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
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
中国创新驿站 |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 |
省部级平台 | 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省级2011 协同) | 钨资源高校开发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省级2011 协同) | |
铜资源开发利用及精深加工协同创新中心(省级2011 协同) | ||
江西省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 离子型稀土高效开发与应用江西省高水平实验室 | |
江西省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 江西省高等学校智能计算与网络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 江西省动力电池及其材料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稀土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 江西省钨与锂特色资源及新材料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 | |
江西省有色金属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西省矿冶机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江西省矿冶机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西省钨与稀土工程研究中心 | |
江西省(鹰潭)铜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西省动力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
江西省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 | 江西省矿业发展研究中心 | |
华文教育基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 ||
市级平台 | 金融研究院 | 产业发展研究院 |
社会发展研究院 | 赣州市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中心 | |
校级平台 | 江西理工大学院士工作站 | 特色产业大数据中心 |
离子型稀土萃取设备研究开发中心 |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
市场营销研究中心 | 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 |
江西理工大学赣粤闽湘边界区域经济合作软科学研究基地 | ||
研究所 | 钨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所 | 稀土磁性材料及器件研究所 |
铜加工工程技术研究所 | 高端稀土发光材料及器件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