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江西财经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2179人,专任教师1294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5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4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90人;博士生导师124人;硕士生导师642人;教职工中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张蕊、胡援成),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7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全国“百千万工程”人才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人,全国专业学位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5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7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师44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1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何祚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等担任我校顾问;国内外330余名著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受聘为学校客座教授。
截至2017年3月,学校专业覆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等学科门类;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共5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统计学共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获批江西省首家MBA办学权,2009年获批江西省首家EMBA办学权;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3个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7个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3个江西省“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
重点学科 | |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产业经济学 |
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 | 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
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 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法学、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江西省“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 | 公共管理、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教学成果
2002年和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两次均获“优秀”等次。2001年、2009年和2014年三次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国家级双语示范教学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法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个,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和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项目33项。拥有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42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8个。
学校于1994年(全国较早)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选修双专业(学位)。2007年学校获得普通高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2008年学校获得优秀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资格。
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法学
国家精品课程(8门):运筹学、审计学、数据库系统与运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中国税制、决策理论与方法、创业管理、证劵投资与实务
国家级双语示范教学课程(3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会计学原理、西方经济学
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管理决策与决策支持教学团队、审计学课程教学团队、信息系统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经济管理与创业模拟实验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创业型人才“两层次”培养模式实验区、以职业特质为导向的“三三制”(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
截至2017年3月,学校设有独立设置科研机构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个,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
学校建有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重点实验室2个、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中澳亚太资本市场、现代商务研究中心、创新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科技金融研究中心、法治政府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与学院合署或挂靠学院。
江西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个):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会计发展研究中心、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中心、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江西法治政府研究中心、江西省应用统计研究中心。
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财税研究中心、江西省经济预测与决策研究中心。
江西省重点实验室(2个):数据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电能存储与转换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数字媒体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数据与知识工程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电子商务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法治江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