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赣南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2 17:48:21发布时间:2022-02-16 09:06:31

 赣南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赣南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赣南师范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4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80余人,博士教师300余人。


  教师中有双聘院士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20余人。

  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教育系统师德标兵”等荣誉。

  截至2019年4月,学校荣获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各1项)和2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批2个国家特色专业、2门国家精品课程、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建有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门研究生课程入选国家级案例库,成为赣南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研究咨询中心和改革发展服务中心,形成了以教师教育和文理学科为特色、文理管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历史学

 国家“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历史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央苏区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协同创建“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模式,着力打造区域基础教育“三个中心”

  江西省本科品牌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音乐学、美术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历史学、应用化学、思想政治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化学

  江西省本科特色专业:美术学、体育教育、物理学、教育技术学、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

  江西省优秀教学团队:数学建模教学团队、历史学专业教学团队、化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体育实验与实训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教育学科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

  江西省优质课程、精品课程:量子力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微分几何、田径、市场营销、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中国近代史、中国古代文学、无机化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数据结构、模拟电路、配器(管弦乐法)、光学、学校体育学、管理信息系统、高等数学、中国文化史、微积分、大学英语、广告设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健美操、物理化学、文学概论、教育学

  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方高师院校实践取向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济管理类专业“团队式”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计算机专业“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1个省一流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1个省高校高水平学科),是江西省“十三五”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建有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江西省有机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近20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建有中美柑橘黄龙病联合实验室、3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


基地名称类别批准时间
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
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3
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3
中央苏区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7
江西省有机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2005
江西省高校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005
江西省数值模拟与仿真技术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2007
江西省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科技厅工程中心2007
教育经济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9
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2013


校级研究机构(截至2013年9月)


序号基地名称依托单位批准时间机构类型
1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所体育学院2010研究型
2英美文学与外语教学研究所外语学院2010研究型
3新闻传播研究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0交流型
4东南亚研究中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9研究型
5书法研究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9交流型
6文学评论研究中心(原名:文学经典与文化认同研究中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9研究型
7美学与创作研究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9研究型
8苏区文化艺术研究所音乐学院2009研究型
9江西地域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3研究型
10城市文化研究所(原名:周敦颐研究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1研究型
11应用法学研究中心政治与法律学院2005研究型
12蒋经国研究所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1992交流型
13设计艺术研究中心美术学院2005研究型
14数学研究中心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005研究型
15边缘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商学院2005研究型
16校园文化研究中心教育科学学院2003研究型
17旅游规划与产业发展研究所(原名:旅游开发与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06研究型
18光电子材料与材料研究所(原名: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1996研究型
19中小企业管理研究所(原名:三垣市场研究所)商学院1995研究型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