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莆田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截至2019年5月,有教职工1309人,其中专任教师906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451人,占49.78%;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37人,占81.35%;专业课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比达64.3%。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5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9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选17人;福建省优秀教师6人,福建省教学名师5人;受聘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受聘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73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
截至2018年3月,学校共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9个校级重点学科,5个校级专业硕士培育点。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基础数学、生态环境、护理学、生物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
校级重点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体育学、妈祖学/新闻传播学
(妈祖文化传播)、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校级专业硕士培育点:新闻与传播硕士(妈祖文化传播)、工程硕士(生物工程-海西特色生物资源与产业化工程)、护理硕士、工程硕士(机械工程)、工程硕士(环境工程-海岸带环境治理与建设)
省级特色专业: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护理学、体育教育、旅游管理。
省级精品课程:翻译、英语听力、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生物化学、护理学基础、助产学、数学分析、旅游文化、现代汉语、运动训练学、现代写作、妇产科护理学、高级助产学等。
省级教学团队:英语教学团队、数学教学团队、大学体育教学团队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护理、生物学、机电工程、现代传媒与妈祖文化传播。
省级人才创新实验区:会计专业海外合作班人才培养模式等
截至2018年3月,学校共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40个市、校级科研机构,14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成立了10个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及莆田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莆田市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等地方智库,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入选第二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批准部门:福建省科技厅)。
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应用数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生态环境及其信息图谱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枇杷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现代精密测量与激光无损检测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肿瘤转化医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药物分析与检验医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激光精密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批准部门:福建省科技厅)。
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CAD/CAM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东南沿海工程结构防灾减灾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
部级人文社科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妈祖文化研究基地(批准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全国台联妈祖文化研习交流基地(批准部门: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批准部门:国家体育总局)。
省级人文社科基地: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中心(批准部门: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其他人文社科基地:妈祖文化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宗教文化理论研究基地(批准部门:福建省统战部)、福建省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批准部门:福建省体育局)。
研究所:妈祖文化研究所、数学研究所、骨科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肿瘤研究所、体育科研所、翻译研究中心、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机电技术研究所、莆仙音乐与戏曲研究中心、信息技术研究所、管理发展研究中心、廉政研究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