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闽南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拥有专任教师119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21人,占43.7%;具有博士学位的356人。
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闽江学者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人才项目”4人,福建省“百人计划”2名,省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9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36人,另有省级以上优秀专家、教学名师、师德之星等40余人。
学校拥有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闽南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团队、“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团队、“粒计算关键问题研究”团队)
2011年,学校《高校、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改革试点计划》列入“福建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成为福建省“综合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十大试点项目之一,入选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级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示范项目1项、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项,省级特色专业5个;主持省级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7个,省级应用型专业群试点项目5个(其中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2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在线课程共27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
2014年3月,获得8项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至此,学校两项办学特色项目(《地方政府统筹下的“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改革项目》(2012年)、《弘扬海峡两岸闽南文化优秀传统创新闽南文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均获得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门类 | 名称 | 负责人 | 所属学院/单位 | 级别 | 获批时间 |
---|---|---|---|---|---|
特色专业 | 化学 | 翁文 |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 国家级 | 2010年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李克典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国家级 | 2013年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郑艺梅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国家级 | 2013年 |
精品课程 | 中国古代文学 | 刘新文 | 文学院 | 省级 | 2003年 |
精品课程 | 文学理论 | 沈金耀 | 文学院 | 省级 | 2006年 |
精品课程 | 数学分析 | 李克典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省级 | 2006年 |
精品课程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张桂兴 | 文学院 | 省级 | 2007年 |
精品课程 | 点集拓扑学 | 李进金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省级 | 2007年 |
精品课程 | 高等代数 | 林卫强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省级 | 2007年 |
精品课程 | 高等数学 | 陈跃辉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省级 | 2008年 |
精品课程 | 离散数学 | 林宣治 | 计算机学院 | 省级 | 2008年 |
精品课程 | 化学教学论及实验 | 林 珩 | 化学与环境学院 | 省级 | 2008年 |
精品课程 | 政治经济学 | 陈丽丽 | 经济学院 | 省级 | 2008年 |
精品课程 | 中国通史 | 张 欣 |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 省级 | 2008年 |
精品课程 | 环境化学 | 郑凤英 | 化学与环境学院 | 省级 | 2009年 |
精品课程 | 数学物理方法 | 周小方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省级 | 2009年 |
精品课程 | 人力资源管理 | 江历明 | 管理学院 | 省级 | 2009年 |
精品课程 | 教育学 | 蔡勇强 | 教育科学学院 | 省级 | 2009年 |
精品课程 | 世界通史 | 刘晶辉 |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 省级 | 2009年 |
精品课程 | 传播学 | 靳青万 | 新闻传播学院 | 省级 | 2009年 |
精品课程 | 无机化学及实验 | 高 飞 | 化学与环境学院 | 省级 | 2010年 |
精品课程 | 电动力学 | 李子军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省级 | 2010年 |
精品课程 | 心理学 | 曾天德 | 教育科学学院 | 省级 | 2010年 |
精品课程 | 钢琴 | 郭立红 | 艺术学院 | 省级 | 2011年 |
精品课程 |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 王希华 | 教育科学学院 | 省级 | 2011年 |
精品课程 | 高级英语 | 吴玉玲 | 外国语学院 | 省级 | 2011年 |
教学团队 | 数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 | 李克典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省级 | 2007年 |
教学团队 |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 | 翁 文 | 化学与环境学院 | 省级 | 2008年 |
教学团队 |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 | 张桂兴 | 文学院 | 省级 | 2009年 |
教学团队 | 文艺理论教学团队 | 祖国颂 | 文学院 | 省级 | 2010年 |
教学团队 | 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团队 | 郑艺梅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省级 | 2011年 |
特色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陈跃辉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省级 | 2007年 |
特色专业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陈煜澜 | 文学院 | 省级 | 2009年 |
特色专业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吴凤娇 | 经济学院 | 省级 | 2009年 |
特色专业 | 思想政治教育 | 彭金发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省级 | 2010年 |
特色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黄茹芬 | 计算机学院 | 省级 | 2011年 |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教师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李进金 | 闽南师范大学 | 省级 | 2007年 |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地方高师院校文科生实践环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肖庆伟 | 闽南师范大学 | 省级 | 2007年 |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邓文金 |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 省级 | 2008年 |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化学与环境科学类本科生实践技能综合培养创新实验区 | 林德娟 | 化学与环境学院 | 省级 | 2009年 |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汉语言文学与闽台区域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张则桐 | 文学院 | 省级 | 2009年 |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林梦雷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省级 | 2010年 |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陈宝兴 | 计算机学院 | 省级 | 2011年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化 学 | 高 飞 | 化学与环境学院 | 省级 | 2012年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心理学 | 张灵聪 | 教育科学学院 | 省级 | 2012年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周小方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省级 | 2012年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陈宝兴 | 计算机学院 | 省级 | 2012年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英 语 | 吴玉玲 | 外国语学院 | 省级 | 2012年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历史学 | 王建红 | 历史系 | 省级 | 2012年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人力资源管理 | 江历明 | 管理学院 | 省级 | 2012年 |
课程建设
2015-2016学年,学校开课总量为2135门(其中公共选修课191门);累计开设6446门次(其中公共选修课331 门次)。
学校从2011年起开始着力构建以 “公共必修课、通识教育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五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其中公共必修课约占总学分的23-25%;人文社科类和理工类专业必修课程分别约占总学分的936%和43%,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率分别在20%和30%以上,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5%。2013年对师范类专业单列出“教师教育课程”模块。
学校先后投入经费229.5万元用于保障各类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截至2016年9月,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3门、校级精品课程24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11门、通识教育拟建核心课程54门、通识教育优质网络课程35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门。
教学成果
学校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技能大赛、“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级各类科技赛事。
2015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业竞赛获奖共206项。其中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127项(国家级奖项17项,省级奖项110项);本科生创新活动、技能竞赛获奖50项(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43项);文体竞赛获奖29项(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23项)。
省级重点实验室:粒计算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认知与人格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习交流基地、闽台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闽南文化研究中心
省级2011协同创新计划项目:区域农村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创新平台: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粒计算重点实验室、菌物产业工程技术中心、文化诗学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所、闽南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