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亳州学院师资力量:
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专任教师417人,其中教授53人、副教授106人,专任教师中博士46人。 [5] 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教师152人(博士17人)。学院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坛新秀5人,省级专业带头人7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
省级教学名师(高职):张立驰、张良、王玉民、王甫成、李颖、刘峥、张慧芳
省级教坛新秀(高职):曹帅、康宇、王永、徐建中、谢东
省级教学团队(高职):制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欧阳文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王正明)、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王永)、高等数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唐树乔)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数学教育
省级特色专业 (高职):旅游服务与管理、物流管理、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学前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商务英语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职):会计电算化、初等教育、美术教育、生物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
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高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心、化学化工实训(实验)中心、心理实验中心
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高职):药物分析与华佗国药校企合作基地、生物技术人才实践教育中心、物流工程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职):卓越药物分析检验技师人才计划、卓越白酒酿酒技师人才培养计划
省级精品课程(高职):亳文化概论、经济法、综合英语、小学英语教学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解析几何、教师书写技能
省级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计划(高职):“雪中飞”创客空间、追梦大学生创客空间
教学成果
截至2016年6月,学校学生在国家、省级学科与技能竞赛中获奖420多人次。2010年-2012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8项。
省级教学成果奖
获奖年份 | 获奖级别 | 获奖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
2012年 | 一等奖 |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 王正明、张慧芳 |
2013年 | 三等奖 | “服务引领、项目驱动、学赛结合” —数学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 杨景保、徐建中 |
2013年 | 三等奖 | 高职高专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 胡利华、沈晓燕 |
2013年 | 三等奖 | 基于新课程的教师培训项目——教具制作的开发与实施 | 张良 |
2013年 | 三等奖 | 高职经管类ERP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 刘峥、朱丽 |
2013年 | 三等奖 |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胥振国、向敏 |
2013年 | 三等奖 | 服务区域经济的中药专业校内“企业化+车间式” 实训平台建设与实践 | 刘耀武、程磊 |
2013年 | 三等奖 | “传统为基、理实一体、仿真模拟”突显传统与现代 紧密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 鞠康、刘耀武 |
2010年 | 三等奖 | 现代汉语实用教程和现代汉语实用教程习题解答与相关资料 | 胡利华 |
科研机构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建有基础教育研究所、文化旅游研究所、古井文化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亳州市智慧产业与物联网技术研究所、亳安中药日化研究所、中医药文化研究所、绿色能源技术与应用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设立复旦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亳州分院;成立亳文化研究中心,设立亳州市五禽戏研究基地、亳州二夹弦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4年至2015年,学院教师共获得专利号62项。
截至2015年7月,亳文化研究中心成功申报省部级课题20项,在三类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
2015年获得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4项,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3项,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横向课题10项。共获得科研经费56.6万元。
2016年获得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8项、重大项目1项,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3项,国家人文专项任务1项。共获得科研经费5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