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安徽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2 22:29:42发布时间:2022-02-15 11:32:16

 安徽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安徽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安徽师范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11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1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81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席教授7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8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7人,5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12个省级教坛新秀。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团队带头人成立时间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余恕诚教授2006年
分析化学教学团队方宾教授2008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王先俊教授2011年


  国家级教学名师:余恕诚教授。

  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

  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学、历史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教育学、音乐学、化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公共心理学、教育学原理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育发展史略、小学生心理辅导

  省级精品课程:数学分析、概率论、计算机基础(公共课)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有省、部重点科研机构16个。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8个省级和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2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高中地理骨干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科研平台如下:(省部级、校级) 


序号科研机构名称建立时间依托单位负责人备注
1中国诗学研究中心2001年安徽师范大学丁放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文科研究基地
2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2003年安徽师范大学王世华省高校重点文科研究基地
3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2003年安徽师范大学陆林省高校重点文科研究基地
4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2003年安徽师范大学钱广荣省高校重点文科研究基地
5功能性分子固体重点实验室2004年安徽师范大学魏先文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6化学生物传感重点实验室2007年安徽师范大学王伦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7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2002年安徽师范大学聂刘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8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2004年安徽师范大学席贻龙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9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7年安徽师范大学焦华富省级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安徽遥感考古工作站2002年安徽师范大学王心源中科院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分站
11教育科学研究所1985年教育科学学院王守恒教育厅批准
12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1993年教育科学学院王清省电教馆批准
13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室2001年教育科学学院张克松校级重点实验室
14美育研究所2002年美术学院巫俊学校批准
15数学研究所1982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宋卫东学校批准
1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1998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章昭辉学校批准
17原子与分子物理实验室2001年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崔执凤校级重点实验室
18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2003年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魏先文校级重点实验室
19生物多样性研究重点实验室2001年生命科学学院聂刘旺校级重点实验室
20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2001年国土资源旅游学院查良松校级重点实验室
21分析测试中心1986年环境科学学院赵广超学校批准
22环境科学研究中心1987年环境科学学院吴孝兵学校批准
23女性研究会2006年教育工会俞晓红学校批准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