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安徽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截至2015年11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1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81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席教授7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8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7人,5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12个省级教坛新秀。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 团队带头人 | 成立时间 |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 余恕诚教授 | 2006年 |
分析化学教学团队 | 方宾教授 | 2008年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 | 王先俊教授 | 2011年 |
国家级教学名师:余恕诚教授。
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
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学、历史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教育学、音乐学、化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公共心理学、教育学原理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育发展史略、小学生心理辅导
省级精品课程:数学分析、概率论、计算机基础(公共课)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有省、部重点科研机构16个。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8个省级和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2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高中地理骨干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科研平台如下:(省部级、校级)
序号 | 科研机构名称 | 建立时间 | 依托单位 | 负责人 | 备注 |
1 | 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 2001年 | 安徽师范大学 | 丁放 | 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文科研究基地 |
2 | 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 2003年 | 安徽师范大学 | 王世华 | 省高校重点文科研究基地 |
3 | 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 2003年 | 安徽师范大学 | 陆林 | 省高校重点文科研究基地 |
4 |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 2003年 | 安徽师范大学 | 钱广荣 | 省高校重点文科研究基地 |
5 | 功能性分子固体重点实验室 | 2004年 | 安徽师范大学 | 魏先文 |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
6 | 化学生物传感重点实验室 | 2007年 | 安徽师范大学 | 王伦 |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
7 | 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 2002年 | 安徽师范大学 | 聂刘旺 |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8 | 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 | 2004年 | 安徽师范大学 | 席贻龙 |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
9 | 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07年 | 安徽师范大学 | 焦华富 | 省级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10 | 安徽遥感考古工作站 | 2002年 | 安徽师范大学 | 王心源 | 中科院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分站 |
11 | 教育科学研究所 | 1985年 | 教育科学学院 | 王守恒 | 教育厅批准 |
12 | 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 | 1993年 | 教育科学学院 | 王清 | 省电教馆批准 |
13 | 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室 | 2001年 | 教育科学学院 | 张克松 | 校级重点实验室 |
14 | 美育研究所 | 2002年 | 美术学院 | 巫俊 | 学校批准 |
15 | 数学研究所 | 1982 |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 宋卫东 | 学校批准 |
1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 1998 |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 章昭辉 | 学校批准 |
17 | 原子与分子物理实验室 | 2001年 |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 崔执凤 | 校级重点实验室 |
18 | 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 | 2003年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魏先文 | 校级重点实验室 |
19 | 生物多样性研究重点实验室 | 2001年 | 生命科学学院 | 聂刘旺 | 校级重点实验室 |
20 |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 | 2001年 | 国土资源旅游学院 | 查良松 | 校级重点实验室 |
21 | 分析测试中心 | 1986年 | 环境科学学院 | 赵广超 | 学校批准 |
22 | 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 1987年 | 环境科学学院 | 吴孝兵 | 学校批准 |
23 | 女性研究会 | 2006年 | 教育工会 | 俞晓红 | 学校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