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浙江财经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更新时间:2025-05-22 22:01:05发布时间:2022-02-15 11:12:56

浙江财经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队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报志愿时,浙江财经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师资队伍水平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浙江财经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6月,浙江财经大学共有在校教职工1492人,其中专任教师1080人,正高级职称162人,副高级职称345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542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2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22人(含重点资助3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1人,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10人,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5人,浙江省教坛新秀7人,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7人。另聘有10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另外,该校还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


  全国模范教师:黄董良 

  全国优秀教师:李金昌、汤启龙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钟晓敏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钟晓敏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王俊豪、钟晓敏 

  国家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钟晓敏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李金昌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李永友、金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王寿春、王美涵、林锉云、张国平、王俊豪、李金昌、苏为华、王翔、钟晓敏、陈惠雄、李永友、金戈

  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李金昌、王俊豪、苏为华

  浙江省特级专家:王俊豪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对象:王俊豪、钟晓敏、李永友 

  教学团队


序号团队名称负责人获批年份级别
1财政学核心课程建设团队钟晓敏2010国家级
2产业经济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王俊豪2008省级
3会计学专业教学团队汪祥耀2008省级
4《财政学》课程建设团队钟晓敏2009省级
5《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团队虞群娥2009省级


  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产业经济学、财政学、基础会计、中国税制 

  省级精品课程(29门):产业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中国税制、

  管理学、投资银行学、高级财务会计、西方经济学、大学英语、经济法、综合英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市场营销学、审计学、基础会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人力资源管理、税务管理、财务管理、数据库应用基础、大学体育、公债经济学、国际金融、统计学、摄影基础、外国文学、数据库原理、管理会计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7门):财政学、中国税制、Internet与网页设计、电子商务概论、产业经济学、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技术、经济学 

  教学成果

  截至2018年6月,浙江财经大学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7项(包括国家级2项),学生在各类学科、科技竞赛中共获国际级奖项21项、国家级奖项136项、省级奖项1200余项。

 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汇总



序号成果名称级别获奖年度
1窗体顶端自主高效、层级递进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窗体底端省级一等奖2016
2浙江财经大学近十年本科专业建设的创新与实践省级二等奖2016
3创新创业型摄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构和实践省级二等奖2016
4国家特色专业财政学主干课程系列教材建设(教材)省级一等奖2014
5产业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省级二等奖2014
6“创意→创新→创业”螺旋演进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省级二等奖2014
7高校优质师资共享制度创新--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师资互聘的探索与实践国家级二等奖2009
8在开放教学模式下实现高教园区资源共享的探索与实践国家级二等奖2009
9高校优质师资共享制度创新--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师资互聘的探索与实践省级一等奖2009
10在开放教学模式下实现高教园区资源共享的探索与实践省级一等奖2009
11ERP实验教学:财经类综合性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浙江财经学院ERP实验中心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省级二等奖2009
12浙江财经学院“分类指导、梯度推进”课程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省级二等奖2009
13实施“科研促进教学”理念下的会计准则研究与教学省级二等奖2009
14创新应用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财税专业全程仿真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省级二等奖2009
15综合导师制:融教学改革和学生培养于一体的学生培养模式的制度创新省级一等奖2005
16“会计教育系列教材”第一、二辑省级二等奖2005
17财经新闻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省级二等奖2005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政府管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1个):管制理论与政策研究团队 

  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产业发展与财政金融政策创新团队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